1981年4月5日,陈云同志在与吴宗锡同志的谈话中,对评弹工作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示,至今整整40年了。这7个字,不仅为新时期评弹的传承、发展指出了方向,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根据陈云同志的指示精神,苏州评弹学校很快复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评弹演员,即以2008年上海举办的“评弹金榜——苏浙沪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为例,荣登“金榜十佳”的黄海华、张建珍、陈侃、张毅谋、陆锦花、周慧、沈彬、颜丽花、朱琳、张明10位青年演员,除了朱琳以外,都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

还有很多评弹学校各时期的毕业生活跃在各地的书坛上,像毛新琳、周慧、李奕昂、曹莉茵、盛小云、袁小良、王瑾、施斌、吴静等,成了新时期评弹表演的中坚力量,也被誉为“跨世纪的新响档”。

不仅如此,北方曲艺学校也在陈云同志的关怀下建立了起来。陈云同志还把自己关于评弹的论述结集出书后的稿费送给北方曲艺学校。几十年过去了,一批批学员现在各地文化局(馆)工作,为曲艺的普及发挥了火种的作用。

秦来来:评弹要牢记陈云同志的话,“出人出书走正路”-LMLPHP

“出书”方面也是势头正健。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评弹界有创作新题材、描写新人物的好传统,《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芦苇青青》《海上英雄》《王孝和》等一系列新的中篇,紧扣时代主题、讲述革命故事、塑造英雄群像,为评弹艺术讴歌新时代带来了新的风气。

新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还坚持评弹传统的特点,比如人物要接地气、书情要有关子、说表要有噱头、演唱要有特色(流派)。在中篇《芦苇青青》中,《钟老太骂敌》《望芦苇》由张鉴庭演唱,《游水出冲山》由朱雪琴演唱,这些唱篇完美地传达了流派唱腔的魅力,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甚至被爱好者广泛传唱。

陈云同志指出,评弹不同于戏剧和小说,创作必须尊重其自身的特点,“戏剧、小说、评弹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艺术规律。戏剧是现身中的说法,评弹是说法中的现身。”这就从代言体与叙述体的不同特质,把戏剧与评弹区分开来,讲清了评弹艺术的特性和创作规律。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先生长衫、女先生旗袍;上手弦子、下手琵琶;嘴下社会万象、冷暖人间,手上变化万千、人物各显。这就是评弹的本体,评弹的优势。

现在评弹的一些演出非要扭着来,把“说书”当作“剧”来演,又要做服装、又要出角色、灯光要切换、布景要迁换……排一个这样的中篇评弹,动辄几百万元!记得蒋月泉在“玉蜻蜓问卜”中,讲述胡瞎子进金府,府内丫鬟带他走过备弄的时候,说,胡先生此地比较暗,我给你点盏灯吧。胡瞎子说,我一直在暗里,你点灯也是浪费的。精彩!评弹扬短弃长,就好比给瞎子点灯,这些“灯光、布景、服饰……”都是浪费的。

戏曲讲究的是“角儿”艺术,观众在乎的是演员。1957年7月,上海人民评弹团在号称万人剧场的上海文化广场,推出两台“评弹开篇、弹词选曲、分回大会串”。整场演出,没有炫目的灯光设计、没有华丽的舞美装饰、没有一人一角的演绎,演员靠的是说表弹唱,至今成为绝响。

看来,评弹艺术的发展,还是要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

04-02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