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正以多样化的方式在浙江三门县横渡镇的乡村举行,改建后的原“村公所”,将成为横渡美术馆,首展正是当地村民的手机摄影展。与此同时,还有上海的“边跑边艺术”艺术家志愿者团队等一系列活动和艺术家与当地村民互动而成的艺术作品展出。

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欧阳婧依在当地乡村进行风景写生互动——边写生边“展览”给村民看他们家门口的如画的风光,还邀请大家进行一番长卷式的写生“接力”。如此,既让村民重新认识身处的自然环境,也激发了他们“换了眼睛”看自身。

新民艺评|自然乡村的人文气息-LMLPHP

图说:“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展览现场 官方图

“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是在上海举行的《莫奈的“日出·印象”与印象派》讲座的“长三角版”。区别于去博物馆看莫奈,这次是使莫奈的作品从画面回到“现实”——上海郊外的罗泾镇塘湾村的村头,一个刚刚改建成的“宝山众文空间”中。虽然只能用图片PPT来讲,但这里有自然风光的直接体验,当把莫奈的讲座放到了乡村,就是让我们通过莫奈的作品将视线移到眼前的乡村作沉浸式对照。

塘湾村的“场景”,令人想起法国巴比松画派的“场景”——1830年至1880年期间,法国枫丹白露宫附近的乡村巴比松汇集了郊游的人们,因而也聚合了一批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现场作画的画家,形成了巴比松画派。他们画眼前的树林、河流、村庄,直接用肉眼可见的各种自然色彩和光线来创作。印象派艺术就是受到了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以莫奈为例,“干草垛”系列和“睡莲”系列,还有诸如“花园中的花”和火车站公共建筑物。“睡莲”系列自不必说,已经作为艺术衍生品流入日常消费生活中了,而“干草垛”系列更是将乡村中不起眼的堆放物变成了创作的主题对象。

有意思的是,上海郊外及江南一带的乡村也能对应法国巴比松。正像我们需要绘画史的眼睛去看乡村,从乡村自身来看这些博物馆名画是最好的一种走出博物馆的欣赏方法。我们也可能在上海郊外或者江南小镇里寻到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耶·柯罗的“作品痕迹”。这成了最初在塘湾村有这么一课的创意来源。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说,同样再现一棵树,但不同的画家再现出来的树是不一样的,他们带有自己的不同的风格。贡布里希引入了心理学分析,并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专门就这个再现话题作了论述。绘画本身是通过“视觉与感知”来完成的,而不是仅仅靠视觉。画家总是通过已经有的图式经验来再现对象,就像是印象派的光和色,也不只是物理里的光和色——而是取决于主观如何去看待光和色及其两者的融合度。

实际上,眼睛的看与对象的实体之间,有一个创作者的心理空间,这个心理空间非常错综复杂而且因人而异。当我们在看乡村风光时,对有巴比松绘画视觉和知识的人看是一个样,而对有印象派绘画视觉和知识的人看又是另一个样,如果对没有这些艺术史背景的人来说,眼里看到的当然不会有那么多知识和图像信息,而这样看肯定对乡村的美,视而不见。所以艺术进入生活不只是为了艺术审美,而是因为有了艺术史的视觉经验,自然乡村与审美关系的中间又多了一层因了解艺术史而对自然多了一层的审美。

从巴比松画派到印象派,也能在上海的田间村头“发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做讲座,一方面可启发当地人对眼前乡村作艺术史的观看,也可以在另一种意义上重新提出艺术家乡村采风创作的价值。如果这些艺术家笔下的乡村作品被展于当地的乡村社区美术馆,比如塘湾村的宝山众文空间的展厅中的时候,就会给自然的乡村带上人文知识的艺术史图像,这显然是一种艺术对乡村建设的独特贡献。

04-11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