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疗救治工作相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代表、创伤救治中心主治医师、医疗队队员刘中砥回忆起当时在武汉战斗的日夜,不禁哽咽,他说,其实这次援鄂抗疫之行,是我第一次去到武汉这个城市,我的很多战友也是这样。我们在武汉奋战的70多天,让我们对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的人民产生了很深的情感,也经常被他们感动着。

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一名援鄂医疗队队员一度哽咽…… | 疫情防控发布会-LMLPHP

驻京记者 潘子璇 摄

刘中砥回忆道,我们的病房收治的病人里,有一对母子,母亲是一位60多岁的阿姨,她的爱人因为疫情去世了,但是阿姨非常坚强,她在我们病房里非常积极地接受治疗。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她的病房,留取一些资料,完事之后我想更靠前一步问她有没有更多的诉求。这个时候阿姨反应特别快地跟我说,刘大夫,你不要再往前走了,你要离我远一点,保护好你自己,我知道你们还很年轻。她当时跟我说这句话的语气就像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叮嘱那样,当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后来这位阿姨因为病情的需要,转到别的病房了,她儿子还在我们那里继续接受治疗。这位阿姨的儿子,因为父亲的去世,遭受到很大的打击,他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父亲,非常内疚。我们医护人员也对他进行了很多的安慰和心理疏导,我们甚至联系了已经转走的阿姨,让他们母子之间有个交流。阿姨在跟儿子视频的时候这样说,她说“孩子,你的爸爸已经走了,你就不要想太多,因为你还有自己的家庭,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活,妈妈给你加油。”当时我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其实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这些人承受了太多的不幸,但是他们的这种坚强,又特别让人敬佩,让人心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医疗队专家组成员王泠也分享了一件援鄂时的感人事迹:我们曾经有一位病人,是70多岁的李爷爷,他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同时他又是截瘫、膀胱造瘘的患者,他们一家人多人感染,没有人照顾他,他来病房的时候坐着轮椅,他不停的喃喃自语,说“我不行了,别管我了,我真的不行了。”他真的是瘦骨嶙峋,面色憔悴,而且没有求生的欲望。我们把他从轮椅上抬到病床上之后,发现他的纸尿裤里里外外全是粪便,而且会阴和骶尾有很多失禁性皮炎,有多发压疮,最严重的地方已经达到了四级,他的痛苦可想而知。如果他再进一步感染,可能就会引起多脏器衰竭,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当时我们就在想,既要治好新冠肺炎,也要帮助老爷爷生活起居,包括他伤口的清疮换药。这次去一线的护理团队中,有很多专科护士,包括呼吸和重症资深护士,包括有伤口造口、静疗、急诊等等专科护士都去了,我也是一名伤口造口的专科护士,我就和我们队员们一起给老爷爷进行清疮换药。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穿着隔离衣,戴着护目镜,戴着手套,操作的时候不是很方便,我们就克服了各种困难,一点点清除他的坏死组织,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做好清疮工作,每一次贴好敷料,换上干净的纸尿裤,老爷爷非常感动,他每次都是带着感动和歉意的话语跟我们说,真是谢谢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真的不好意思。

王泠说,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我们病区里有很多病人,因为一家人得病,没有其他人能够照顾他们,我们就视病人为亲人,我们碰到一些病人,因为去看病,去住院的时候比较着急,所以带的物品就不全,很多生活物品没有用的,我们的队员就把自己带去的和队里发给大家的一些新的衣服、一些纸尿裤、卫生巾等等东西带给病人,亲自交给病人手里面,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所以经常说,疫情把人隔得很远,但是在病房里面,大家一定会感受到,心与心还是贴得很近的。(驻京记者 潘子璇)

05-01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