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吹,杨树浦水厂顿时绿意盎然。由青灰色和铁锈红清水墙砌成的每栋厂房,就像画出来的那般洁净,草坪和树木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郁郁葱葱,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让整个水厂透出一股青春勃发的气息。
我这次去杨树浦水厂,就是去感受一家百年老厂的奋进史的,我相信,所有的事物唯有不断进取,才会永远年轻。杨树浦水厂始建于1881年8月,两年后向外供水,时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刹那间,黄浦江水涌入蓄水池,厂房内的机器开始运转,将浑浊的江水转化成清水并输送到千家万户,由此,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130年来,在这座哥特式城堡风格的水厂里,发生了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而由于中国共产党曾在此发动工人运动,也使其成为了一处红色遗迹。上海解放前夕,预感败局已定的国民党当局加紧策划搬迁工厂和各种物资至台湾,作为日供水能力近40万立方米,承担全市主要供水的杨树浦水厂,自然成为觊觎的对象。该厂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工人,开展“护厂运动”,他们组建了一支“秘密纠察队”,日夜守护黄浦江进水口、锅炉房、引擎间和快滤池等要害部位,密切监视厂内特务的动静,主动做驻厂军队的瓦解工作,避免了水厂设备遭受破坏。如今,依然高高耸立的烟囱、依然枝繁叶茂的大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事实上,当年水厂建成时,主要是向外国侨民供水,上海很多普通百姓是用不上自来水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杨树浦水厂开始了新的传奇,数十年来不断挖潜、改造,大规模地更新设备和工艺技术,厂区面积现在已达18万平方米,拥有5条制水生产线,最大日供水能力发展到148万立方米,年供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一百多年来,原本都是从水厂头部进水口取用黄浦江水,2010年11月起改用高水质的长江口青草沙原水。去年5月,总投资22.9亿元的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通水投产,届时,杨浦、虹口、静安、普陀、宝山等五区近300万市民将喝上品质更高、口感更佳的饮用水。如今,改造工程正每日24小时不停歇地进行着。
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我进入施工现场,但却见不到那种尘土飞扬、噪声刺耳的场面,所有的活儿都干得悄无声息、一干二净,用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德鱼的话说,这叫“绣花式”改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树浦水厂内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就有19处,此外还有不少诸如百年老树这样的“老古董”,所以,改造工程是一场“绣花式”的精雕细琢。由于地下情况复杂,障碍物多,隐蔽工程多,新建生产设施和文保建筑的最小距离仅为7米,在役的净水设施管线最小距离只有3米,而新建构筑物均为地下水池结构,最大基坑深度达11米,这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也使负责监理工作的宏波公司第二事业部任务陡增。他们承继光荣传统,组建了“党员先锋队”,根据“水质保证,环境保护,运营保障,文物保全”的“四保”基本原则,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他们每天都紧绷着神经,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最先进的监测技术,盯住每一根柱子的打夯、每一条管线的铺设、每一棵古树的移动、每一栋建筑的复原。
杨树浦水厂改造工程是在不影响供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看到还在运行的快滤池中的水清澈潋滟,如同平静的湖面,当春风吹过时,只稍稍皱起些涟漪,但那一派绿色却透出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