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语”中有反讽,有自嘲。其实,对于社会大家庭与人群而言,这些是一种暖意和激活真实感受的活力。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在“脑路”里搜索了一下最新的网络新词,似乎有这样几个:打工人、工具人、干饭人、内卷,等等。之前也是靠猜偷懒混过去了,这次便试着用一用查“百科”及请教年轻人这两个办法,看看这些新词的内里及背后,有些怎么样的人生百态。
年轻人,我就选了家里那位正在上大学的大朋友。我自己先查阅了几个新词的“百科义”,待大学生回家来,得空便与他聊了聊。没想到,倒成了一场小小的蛮有意思的对谈。
从网络释义可以知道,有些词从一个局部,一下子火起来。比如“打工人”,似乎起于一条短视频,视频中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
家里的“大朋友”认为,这个“引爆”很有意思。凡网络新词,一下子蔓延众口,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鲜活度和生命力,都是多少打中了大多数人群“内心柔软的一点”,反映了社会大小的心态。其中最可注意的,是从一个人群向另一个人群的那个延伸过程。像“打工人”这个词,一开始可能是由“打工仔”这样的人群喊响的,但如今,无论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在自称“打工人”,因为大家想想,起早贪黑、汗流浃背也好,西装革履、牵肠挂肚也罢,外在的形态不同、各个的具体状况有异,却同样是靠自己的工作、劳动和努力吃饭、生活。
而且,不同人群使用,那个感觉也有不同。比如大学毕业生,马上就要走上职场,他们也说:“我们也是打工人了。”这里面既有新职场人的新鲜、好奇与干劲,也有一些期待和希望:打工人不怕“打工”,但也想有人的快乐和趣味。
“大朋友”的这些话,让我有点启发。像我们老派人,旁观这些网络新词,容易简单地用“语言社会学”去分析。这当然也不错,但总还是贴不住年轻人在使用网语上的那些丰富多样的棱角和侧面。不少词看上去有点“吐槽”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上面所说的期许。
比如“工具人”“内卷”之类,如果用社会学的工具去分析,可以分析出“物化状态”等一大套社会心理和心态的内容,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实际上,大家使用这几个词,不一定带上很多的怒气和恨意,还是戏谑和调笑的意味为主,顶多不过是有点儿热讽。热讽便带有暖意,即期许大于“吐槽”:“让我像工具一样为你做事没什么不可以,但最好别太把我当工具了。人与人,有时能够互相留意一些、上心一些、理解一点,不是更好吗?”或者“大家像内卷一样,做事标准越来越精、付出的精力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大。但也不要太不理性,大家如能各遂其性、各尽所长,胜任愉快,就更是理想了。”
“网语”中有反讽,有自嘲。其实,反讽与自嘲对于社会大家庭与人群而言,是一种暖意和激活真实感受的活力。新流行的那个“干饭人”的梗,最早出自抖音视频里的一个主播,他每次“干饭了、干饭了”,都有一种豪迈和对待美食的热情。
这让我想起我们全家都喜欢看的一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井之头五郎常常工作排得满满的,而一旦觉得肚饿,便什么也顾不上,马上寻找一家合适的餐馆去美美地独自吃上一顿美餐。他不怕工作忙,却少不了那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自己做主、自己享受。我说:“五郎就是‘干饭人’。”
“大朋友”马上向我点赞:“你也成了网络用语的高手了。”本人连连摆手:“不敢,不敢。”心里却是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