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杨欢)从日出东方一点红,唱到日落西山鸟归巢。昨天,国家级非遗名录“青浦田山歌”实景剧《乡音归来》首演仪式在上海青西郊野公园举办,青浦区51名劳模代表观看了首场演出。
图说:“青浦田山歌”实景剧《乡音归来》首演。记者 徐程 摄
活动现场,三位阿庆嫂带来《办喜事》热闹开场,随后非遗小传人为来宾奉茶,现场文化韵味十足、艺术趣味横生。首演活动的重头戏《乡音归来》田山歌实景剧带领大家品味非遗文化,以原生态的悠扬歌声叙述着劳动者春播、夏管、秋收的田野故事,也寄予了青浦城镇化发展中劳动者们的所思所想。
田山歌是我国江南地区一种颇具个性的吴语民歌形式,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从音乐上看,田山歌的演唱形式独特,可分为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也较大。歌词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来自民众现实生活,表现当地农民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
青浦农民有个说法:“唱田山歌,可以从日出东方一点红一直唱到日落西山鸟归巢。”2007年,青浦田山歌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市重点保护项目。2008年,青浦田山歌以民间文学类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青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赵宏林表示,青浦田山歌非遗文化IP的打造要充分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让人们记住浓厚的乡愁,逐渐形成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青浦非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