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女儿们给王海英送上礼物 来源/特约通讯员 冯联清 摄
今年母亲节,家住松江区小昆山镇的7旬女农王海英非常开心:她穿上了两个女儿特意给她买的时髦服装。更令她感到骄傲的是,儿孙们都非常优秀,让她十分欣慰。
察言观色 发现母亲小心思
王海英是一位农民,长期在农田干活,都穿着自己缝制的粗布衣裤。但是,王海英的两个女儿都记得,小时候,每当母亲为孩子们准备节日新衣的时候,却依然穿着旧衣旧裤,还说,只要干净就好。“妈妈难道天生就和时髦服装无缘?应该不是。”
去年元旦的时候,两个女儿约王海英去城区逛街购物时,发现她盯着一件时装,看了好一会。刚领了年终奖的大女儿王益萍马上凑上去问:“妈妈,你喜欢吗?我帮你买。”王海英却连连摇手,说不喜欢。
去年母亲节,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出门。今年,两个女儿决定“先斩后奏”。两人利用轮休,相约来到松江最热闹的商区开元地中海广场。姐妹俩根据观察到的母亲喜好,买了一件高级外套和一条价格不菲的丝巾。5月8日,也就是母亲节的前一天,她们同时向妈妈亮出了礼物。一向节俭的妈妈见“生米已经烧成了熟饭”,也只好责怪几句,便收下了。女儿的老爸发现,女儿俩出门没多久,老伴就关起门,喜滋滋地试起了新衣服、戴上了新丝巾,脸上荡漾着幸福。
毕生梦想 在女儿身上实现
原来,母亲王海英长期在松江小昆山镇务农。当时,这里的农村公路稀少交通不便,进城或出门办事,只有靠着一双“铁脚板。”于是,成为一名公交职工,成为王海英挥之不去的梦想。
她也曾有过几次进公交招聘的机会,但是,均以“学历不够”和年龄不合适为由,遭到婉拒。多年以来,当个“公交人”的梦想,却一直在她的心头索绕。继大女儿成功入职二汽公司松江车队的“松卫线” 乘务员以后,不久前,小女儿王菊萍又被录用为二汽公司松江车队的职工。
当母亲看到两个女儿都进入了公交队伍后,很是满足:“尽管我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公交人,但是,看到两个女儿都在公交上班,我自己儿时的梦想在他们身上成真了,多好呀!”
儿孙优秀 母亲节最好礼物
王海英的两个女儿先后生了两个外孙。如今,已是“奶奶辈”的她,依然在劳作。王海英在对女儿们说,不要老想着为爸妈买这买那。“只要你们和第三代工作都好,孙辈们学习成绩优秀,就是给我的最好礼物。”
为了兑现这份“最好的礼物”,王益萍和王菊萍姐妹俩辛勤耕耘在巴士二公司松江车队松卫线在乘务员的岗位上,自创了“主动服务”“热心服务”和“分类服务”三大服务法,收获了广泛的好评。
不少乘客乘坐姐妹俩的车,亲眼目睹了姐妹俩搀扶老弱病残孕乘客上车、招呼入座和一路关心的感人瞬间。姐妹俩还是松江车队收获乘客“点赞”最多的工作人员。当车队领导在家访时,不经意间透露出女儿们的优秀事迹,这位农民母亲的笑容格外灿烂。
她动情地说:“我伲不图什么,女儿们在公交岗位上服务好乘客,外孙们读书好,将来工作好,这是我在母亲节收到的最好礼物啊!”
目前,这位松江姆妈和女儿们的故事,也感染了巴士二公司平阳、南浦、南站、梅陇和漕宝路等车队“公交女儿”们。她们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服务好乘客,开好安全车,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