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易雯)“呦,两个建筑垃圾厢房已经封顶啦,速度快的嘛。”近日,家住普陀区长征镇梅川新村二街坊的居民吴先生,看到建在自己家隔壁的建筑垃圾厢房已初具雏形。“当初建这两个垃圾厢房,是为了方便小区500多户居民投放垃圾,但后来发现,也会对一户居民家的采光、通风等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户居民的利益也要维护好,我们就在设计图纸上做了3处修改,该户居民认可了,才动工兴建的。” 梅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蓓昨天告诉记者,预计到6月底,垃圾厢房就能投入使用了。
图说:2个垃圾厢房初具雏形。长征镇供图
窗户正对垃圾厢房
王蓓提到的这户居民就是吴先生家,吴先生居住的居民楼旁边,原有一个生活垃圾厢房,而建筑垃圾厢房在小区的另一头,步行有7、8分钟的路程。不少居民就将自家的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堆放在生活垃圾厢房。小区综合改造时,居委会征求了居民意见,和物业商量后,在这里设置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露天堆放,我们也吃不消,家里的灰很多的。后来居委会说,要在这里造封闭式建筑垃圾厢房,我有点不舒服了,之前生活垃圾厢房造在我家旁边,现在又要造一个,后来再一看图纸,我就更不能答应了。”吴先生说。
图说:厢房后面就是居民家的窗户
原来,吴先生家房间的窗户正对着将要新建的垃圾厢房,从设计图纸上看,两者的距离只有5、6米。“垃圾厢房就像贴在我窗口了,足足有4米高,把阳光和风都挡得严严实实。”吴先生找到居委会,表示自己不同意造垃圾厢房。
实地走访讨论调整
“当时他来的时候火气挺大的,我们聊了很久,基本摸清了他的一些诉求。”今年2月,王蓓和吴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她表示,建筑垃圾厢房选址是经过居民和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讨论后决定的,主要还是考虑到,一方面居民已经习惯在这里堆放建筑垃圾,另一方面这里的场地也比较宽阔,适合建厢房。“但吴先生的诉求也有道理,如果按现有的设计图纸建造,建筑垃圾厢房是会对他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王蓓说,“建垃圾厢房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居民们的生活,哪怕有一户居民的利益因此受损,也要想办法解决,把好事办得更好!”
王蓓运用小区的“红色议事厅”平台,特地邀请了设计施工单位一起实地走访,讨论合适的调整方案。
图说:修改后的垃圾厢房设计图
调整改图纸“降”“退”“‘空”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采取‘降’‘退’‘空’3项举措,在确保厢房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对厢房结构进行微调,在设计图纸上做3处修改。”王蓓解释道,降,就是把厢房原来4米的层高,调整为3.3米,减少对吴先生家窗户的遮挡。退,就是针对吴先生提出的垃圾厢房距离过近,调整了厢房宽度。“我们把靠近居民楼一侧的围墙整体向内缩进,同时还把对着吴先生家窗户的大件垃圾厢房的后墙,多向内缩进70厘米。”
空,就是在两个厢房之间,留下了一处约1.4米的通道,通道正对的是吴先生家的窗户。“这个通道是我们特意空出来的,这样可以保证他家的通风少受影响。”王蓓告诉记者,后续他们还要用铁栅栏把通道封闭起来,避免这里成为杂物堆放地。此外,每个厢房里都安装了自动喷淋降尘装置,并对厢房内的垃圾做到集满即清,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当王蓓和施工单位带着图纸再次登门,详细解释了施工方案后,吴先生表示了满意,“我也不是完全不同意,毕竟有这样的封闭式垃圾厢房,对我们家也是有好处的。”
图说:留出通道保障居民通风
对有居民提出,建筑垃圾厢房影响了一旁休闲廊亭的风景,小区“三驾马车”群策群力,讨论决定将后续小花园改建需要移栽的桂花树种,种到厢房和廊亭之间。“以绿植自然隔开,到了桂花开的时候,还有香味,一举两得。”不少居民都为此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