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联合采访团,昨天来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早已成为又一处“网红打卡点”的元荡慢行桥上,人们可以一脚踩在上海青浦区,一脚踩在江苏吴江区,却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正身处省界。
图说:元荡慢行桥。黄佳琪 摄
江苏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胡迎东介绍,以前青浦或吴江居民如果想到对岸去,需要绕道318国道,这个圈子一兜就是40多分钟,如今有了元荡桥,这段路程直接缩减到了5分钟。
“前面看到的吴江区域,原本是一个木材堆场,当时这里非常破败荒凉,我们首先进行了两地环湖元荡岸线整治,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生态治理,改善生态节点。”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伟指着一片如今种植着葱茏绿化的土地说道。“原来我们往往说省际交界处是三不管地带,是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但我们把三地并在一起后,反倒会变成一个新的中心区域。”在刘伟看来,一体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对区域空间价值的重构。
元荡桥贯通划上的并不是一个句号。刘伟介绍,前天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针对元荡岸线生态修复贯通项目提出,在一期2.4公里的基础上,今年要继续推进8.1公里。“我们希望到第三年把23.9公里全部干完。”在这里,青浦与吴江共谋一个项目、共建一批机制、共绘一张蓝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份计划,总结形成了一套跨界水体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项目一体化实施指导意见,为跨域生态环境一体化联保共治提供示范区样板,实现创新绿核的发展。
图说:自助办税终端
示范区内打通的不仅仅是道路,还有信息数据壁垒。“假如我是一个生长在青浦的纳税人,在嘉善注册了一家公司,如今我可以直接登录上海市电子税务局长三角一体化栏目,办理相关的涉税事项。”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俞志钊用一个例子,讲述了青吴嘉三地税收一体化的进展。
在青浦区办税服务厅里,摆放着一台来自浙江省税务局的自助办税终端,嘉善居民和企业主可以通过这台终端直接打印纳税清单,而江苏省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也将在今年青浦区税务局智慧大厅建成后入驻。
去年8月,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税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三地税务机关先行先试,选取4类15项具体事项开展试点,包括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开具、企业完税证明开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等。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为两区一县141户企业办理203项异地涉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