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气温已升至32度,厚厚的云层堆积在江边,潮气混着热气,口罩被汗水贴在了脸上。日前,吴淞海关查检一科两名关员来到码头堆场,对一批用于电厂外围设施建设用的镀锌钢管等设备、构件进行查验。
这批货物即将出口印度尼西亚,用于华电集团“一带一路”玻雅项目建设。项目已于2019年2月开工,目前处于基建安装阶段,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约90亿千瓦时。
由于企业选择“无陪同”查验模式,两名关员根据几票待查单证申报货物的堆放位置,设计了“最优路线”,从开始查验到查验记录完成提交和打印,用时不超过30分钟。
疫情期间的对外工程项目施工,遇到两大难点:一是人员隔离流动不便,货运、申报等各个环节衔接难;二是全球疫情变化速度快,海外项目施工的不确定性增加。吴淞海关在确保高效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复产复工,为大型工程项目量身打造通关查检方案。
图说:上海海关助力“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复工。上海海关供图
专窗服务提供“一项一策”
为确保该“一带一路”项目货物的顺利出运,吴淞海关积极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多方联络、协调沟通,制定科学的监管预案和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做到“一项一策”。
对于出口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物流安全要求高的项目,安排专岗专人受理,积极采取分段查验、非侵入式查验、车船直装、视频监装等措施,争取做到海关监管流程与货物物流紧密配合。对于工期长、出口口岸固定的项目,进行项目备案,了解工期进展,及时获知企业需求,为项目货物按时依规出运保驾护航。对于有“巨无霸”设备需要拆分出运的项目,提前对设备的装卸和运作原理进行研究,协同港区从车辆进港、堆放、直至装船等全物流环节,制定严格周密的操作预案,把功课做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背后。
理顺流程实现“即到即查”
为了给企业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物流成本,吴淞海关在“一带一路”专窗的基础上,开辟“查检”绿色通道,根据前期跟踪的重点项目出运安排,做好排班或加班计划,做到“即到即查”。
由于疫情带来的人员隔离需求,加之很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总部在异地,给各个环节的沟通带来不便。吴淞海关协同港区等部门,理顺作业流程,推出网上预约、线上答疑、视频化远程开拆等举措,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以连通海关、码头、查验现场。不仅提高了各环节的沟通效率,也有效减少了人员接触频次。
在前期充分准备下,对于“一带一路”货物,从查验作业开始,到最终完成所有查验手续,正常情况均可在1小时内完成。
便利举措落实“不折不扣”
境外疫情的爆发给外贸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对外项目施工同样受到了影响。上海海关先后推出2批次23条稳增长措施,吴淞海关认真排摸企业困难,订制扶持方案。
《上海海关关于优化陪同查验制度的公告》发布后,吴淞海关根据关区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并积极在辖区企业中推广。对于选择“无陪同”查验模式的一带一路项目,主动保持联动,跟踪后续提货、装船事宜,确保便利措施不流于形式,而是能够真正惠及企业。
长期致力于保障重点项目的“一路畅行”,吴淞海关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带一路”重大项目跟进机制。指派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全程跟踪,提供一站式监管与服务,定期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做到“困难秒响应,诉求零等待”。通过多部门、多环节的无缝连接,减少通关障碍,力促“中国制造”自主品牌充分享受低损耗、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优质通关服务,为其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