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通讯员 姜叶萌 记者 袁玮)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然而弊端在于,一旦店家疏于看管,很容易被他人坐收渔利。上海一家酒店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明明消费者支付的钱款已经到账,核账时却发现3万元酒店营业款不翼而飞,而原本绑定的酒店支付宝收款账号竟被人篡改。日前,虹口区法院公开审理这起偷换收款账号盗取财物的案件,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

酒店收款账户遭“偷梁换柱”,竟是前员工惹的祸-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王某原是一家酒店的店长,2019年7月,因旷工5天被酒店发现并辞退。此后,就劳动报酬等无法协商一致,王某与老东家打起了劳动纠纷的官司。王某始终觉得老东家没有给予公正对待,一直心怀不满。王某先后于同年11月1日、4日登录酒店预订网站后台,私自将老东家的支付宝收款账号篡改为本人的支付宝账号,并改变提现方式,窃取了原本应由酒店收取的营业款共计3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还帐。

2019年12月11日,酒店财务核查时发现营业款被盗,于是报警。当月17日,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发后,王某在家属的帮助下向酒店退赔了3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司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罪名成立。被告人王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认罪认罚;在家属的帮助下退缴全部赃款,确有悔罪表现,可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法院遂作出如上判决。

主审法官释法: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偷换收款账号的行为属于盗窃还是诈骗?诈骗罪的关键在于,受害人因受骗而自愿将财物交付给对方。显然,在偷换商家收款账户获取财物的案件中,无论是顾客还是商家,都没有自愿行为,对于钱款进入行为人账户也完全不知情,因而缺乏成立诈骗罪的关键要素,即受骗人自愿处分的意识和行为,故不构成诈骗罪。行为人获取商家财物的手段,本质上属于秘密窃取,并且无论是在社会观念上还是在所有权意识上,至少在顾客点击支付的那一瞬间,钱款属于商家所有和占有,行为人通过秘密手段将商家的财务转移为自己非法占有,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成立盗窃罪。

05-30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