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不仅在岁末年关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还在接下来的复工复产复市、境外持续输入中表现优异。在保障城市安全过程中,崇明公安青年民警有担当有作为。
“守一道关,护一城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疫”
沪陕高速崇启大桥,进入北上海的必经通道,崇启检查站成为了上海防控疫情的钢铁防线之一。
瞿佳斌是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警长,这名“90后”年青人从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机制一开始,就主动请命参加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崇启检查站。
图说:2月10日,青年民警瞿佳斌在崇启检查站检查进沪人员基本情况 崇明公安供图
“您好,请打开车窗,关闭空调,配合我们测量体温。”在春运返程、复工复产等疫情防控最为吃劲的时刻,瞿佳斌和队友们每天都要为上万的车辆及车上人员做好检查登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值班期间我基本不喝水,因为穿脱防护服很麻烦。”由于熟悉入沪车辆和人员的相关政策,甄别“两无”人员又准又快,在14天的勤务周期里,瞿佳斌累计检查车辆6000余辆次,检查人员1.5万余人次。
2月11日,完成通宵班头回到寝室后,瞿佳斌突然收到新婚妻子的一条微信:爷爷早上走了,你在道口工作需要隔离,不能送爷爷最后一程了,我会和家里人说明情况的。“通情达理的妻子是他坚强的后盾,让他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疫。”“守一道关,护一城人”早已成为瞿佳斌的工作信念。
“心里有些担心,但这一刻要做的就是挺身而出”
3月6日下午2时,堡镇派出所青年民警顾夏阳和同事们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展抗疫工作。这是崇明公安派出的第一支机场抗疫突击队。
图说:3月6日深夜,青年民警顾夏阳与同事接待境外回沪人员
“当天22时,我们就接待了一名贴有黄色标签的国外疫情重点地区回崇人员。登记好相关信息后,按照‘黄标’人员闭环措施要求,我一刻不停将其送到100公里外的区集中隔离点。凌晨5点30分,才赶回机场休息点。”
在每个国际航班降落前一个小时,顾夏阳带领值班同事,都要提前做好接待境外回沪人员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每次把人员送到集中隔离点回来后,都要进行全身消毒,有时心里有些担心,但作为一名一线的人民警察,这一刻要做的就是挺身而出。”
“80名隔离观察人员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回家真好”
各区都设置了集中隔离点,分流安置境外来沪人员。4月6日,正在道口执勤点吃晚饭的三星派出所青年民警李金雷接到所领导电话,要求他们调整到滨江集中隔离点执勤。所有人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突然来了个通知:首批隔离人员提前两小时到达。“在这个隔离点,医生是组长,我是副组长,我和大家加快速度准备,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等隔离人员一送到,我就负责车上的人分批下车,安排入住房间,收取相关资料。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多,总共80名隔离观察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初春的夜晚,乍暖还寒,李金雷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湿了,护目镜上一片水雾。
图说:4月6日晚,青年民警李金雷与同事在集中隔离点为各个房间放置生活用品
“有些隔离人员刚进入隔离点,环境不熟悉,可能会有些情绪。”李金雷介绍,这种情况下,维护隔离点安全和稳定的工作职责就延伸了,他和同事们组成工作协调组,与隔离人员进行微信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第一天,我们收集到问题达77个,涵盖隔离费用、生活、服务类等各种问题。把问题反馈给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后,工作专班建立台账,销号管理,逐一解决。”
如今,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接下来,崇明公安青年民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继续一路前行,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擎剑举盾,为崇明生态岛建设保驾护航,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作出应有贡献。
通讯员 陈卫国 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