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布的色彩和质地纹理可以营造出一种质朴的乡土气息,有着惊人的表现力。这是姜永勋发现的。
一只白瓷盘上,几条活蹦乱跳的青虾舞动着长长的触须朝着一个方向汇拢,似乎在水草深处发现了食物——白瓷盘竖起在托架上——原来是一幅画,这些青虾像齐白石笔下的虾,但,仔细看去,不是白石老人的笔墨,此青虾通体青蓝并有着白色花纹,组成它们躯干和触须的原来是乡间土布。
乡间土灶,灶上三口大锅,煮水的煮饭的烧菜的,灶前两个农妇正在做饭——一大盘方糕正欲放入蒸锅——灶后还有个农妇在烧火,农妇身后靠墙排放着大堆待用的柴禾,灶台侧面墙上挂着炊具……厨房另一边还有两个农妇在一张大桌子旁忙活,做成的方糕齐整地码在桌上,厨房里还有小桌、水桶……小猫蜷卧水桶边上,眼馋着小桌上已经蒸熟的方糕……上海农村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这种画面风格让人想起金山农民画,相同的取材,相同的构图,但又分明和金山农民画有着不同,金山农民画是鲜艳明媚的,色彩闪亮,多用对比色,画面跳跃,有视觉冲击,而此画色彩协调雅致,主色调为靛蓝,感觉安静宁谧。原来这也是一幅土布贴画。土布的藏蓝、墨蓝、米黄、土黄以及土布的质地纹理营造出一种质朴的乡土气息。
土布还能有如此惊人的表现力。这是姜永勋发现的。
中学毕业后学了木工的姜永勋就在家乡金山吕巷开始了工作,他帮人盖房子、做家具、刷油漆、木刻雕花。他业余喜欢书法美术,可能是受了当小学语文老师的父亲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小学老师比一般乡民更注重对孩子的文化培养。当然,那时的学校里是有写字课和美术课的,姜永勋最喜欢这两门课。这个爱好给了姜永勋进入文化站工作的机会。那时乡里要搞普法教育,有人提出来最好有一些画让村民看就好了,更直观,容易理解。姜永勋在白报纸上画了一些铅笔画,贴在门板上,就算是普法教育宣传栏了。后来乡文化站需要有人画宣传海报、写美术字,姜永勋就此进了文化站,当时他有木工手艺,还能修理看电影后损坏的凳子,在文化站工作,完全是适得其所了。这个工作契合了他内心的需要,也让他后来有机会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艺达人。
接触土布是因为后来要发展旅游,挖掘当地特色,吕巷土布在历史上曾经很有名。当在村民处将土布收集集中起来的时候,姜永勋被土布的美惊到了。虽然他从小穿的是土布衣衫,但没想到现在再看汇聚起来的土布,却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他甚至发展出了个人收藏土布的爱好。当他收集的土布到2000多种的时候,有一天他面对美丽的布匹时,他想,它们难道只能像所有旅游景点一样,被做成衣服或者手袋、帽子等用品吗?土布随着原始的纺织技艺失传和现代生活的不再需要而不再有人生产,将越来越少,不可再生。吕巷手工土布纺织技艺已经成功申遗。怎样将这么美丽的布料保存下来,流传永久?他想到了金山农民画,从而想到了土布贴画。
当时坐在工作室内,看着满满一房间他自己收藏的土布,有几千种不同颜色、花式,他苦思冥想,无从下手。足足想了两天,面前还是一块白板,第三天他先画了一张素描底图,按一比一大小进行剪拼粘贴——这也要归功于小时候向做裁缝的母亲学会了女红中的一些针线活,那时他时常帮母亲在她加工的儿童服装上用土布剪画装饰点缀。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幅有着蜿蜒小河的小小村庄,村庄后面有吕巷蟠桃园的土布贴画完成了。贴画形象逼真,极富立体感。首贴告捷,作品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他开始了土布贴画的手工艺术之路。
近年来,他创作各类土布贴画600多幅,有“中国京剧百脸”“中华56个民族”“12生肖”“中国古代服饰”等系列……在吕巷镇社区学校设立“姜永勋土布贴画工作室”,同时开设土布贴画培训班……他的土布贴画作品在长宁、徐汇、浦东、松江、金山和浙江嘉善、平湖等地举办了10余场土布专场展览活动。他因此获得了“上海艺术节手工艺达人”称号和“上海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二等奖。
姜永勋的愿景是,用土布贴画的形式将家乡即将消失的生产生活情景描绘下来。江南农耕文化在消亡,会失传,他要将插秧、播种、耘稻等农业生产情形以及生活中手工劳作的场景用土布贴画表现出来,从而将曾经的生活和土布一起留存下来,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