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袁玮)《龙华民谣》非遗读本今天首发,并先试点在龙华小学和龙二幼儿园授课、展示。“童声传千年·垂髫习华音——《龙华民谣》非遗读本首发式暨传承研讨会”今天在徐汇区龙华街道举行,活动由龙华街道主办,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承办。

《龙华民谣》非遗读本今首发-LMLPHP

图说:《龙华民谣》非遗读本首发式暨传承研讨会现场 袁玮/摄

龙华民谣是龙华地区居民群众在生活、劳动、婚嫁等方面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韵文形式,是他们的生活实践、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在富有节奏性、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中的真实反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2016年,“龙华民谣”被徐汇区列入第七批徐汇区级非遗名录。近年来,为保护、传承龙华民谣,龙华街道邀请专家,联合编撰《龙华民谣》《龙华传说新编》,致力于“非遗进校园”,选取了龙华小学和龙二幼儿园作为龙华民谣的传承基地,将龙华民谣传习课程纳入教学任务,将童谣编入教材。今年,专家们在疫情期间为了龙华民谣的传承“加班加点”,编撰出版《龙华民谣》校本教材。街道还自创融民俗与体育于一体的“龙华民谣花棒操”,邀请专家对龙华民谣谱曲,目前已举办三届龙华民谣花棒操大赛。接下来,龙华街道将进一步丰富龙华民谣的内涵,形成“口口相传、专业师资力量配备、书本音频资料丰富、传承队伍壮大、专门场地展示”的龙华民谣保护传承模式,使龙华民谣深入人心。

《龙华民谣》非遗读本今首发-LMLPHP

图说:《龙华民谣》校本教材

今天,《龙华民谣》非遗读本的编撰代表徐维新谈论了编撰过程及心得,传承人俞惠娣分享教学方案及设想,传承基地代表龙二幼儿园园长施敏从教材、授课、展示等方面介绍了龙华民谣在学校的传承情况。

研讨会上,国内研究非遗保护、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对龙华民谣的历史研究、现状、保护、传承等作了热烈讨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师大终身教授、博导陈勤建,对近年来龙华街道在“龙华民谣”项目的保护、传承上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认为要把中国民俗传统文化融入到基础教育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接受。他表示,这次编撰出版的《龙华民谣》校本教材,是龙华民谣及龙华地区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对龙华民谣及千年龙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推进了非遗进校园工作。上海市非遗协会会长、研究员高春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蔡丰明,研究馆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曹伟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姚美玲,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徐子亮等专家先后发言,大家纷纷表示,龙华民谣的发展传承离不开龙华这片土壤,也离不开其他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配合,下一步龙华街道要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多方联手,共同开展好龙华民谣项目的建设。

06-10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