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劲”和“无聊”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LMLPHP

明明有令人羡慕的青春,明明是物质生活最为丰富、文化体验最为多元的一代,但是,在如今的青少年群体中,“日子没劲”“好无聊啊”的抱怨却常有耳闻。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

缺少渠道感知快乐

“家长别总是责怪孩子抗挫力差,试想,如果你每天晚上要带一堆工作回家加班,双休日也要加班加点,不仅每天要接受KPI考核,一天可能要被训无数回,上班时间还不能偷懒追剧、刷淘宝,很少朋友聚会……你能承受得了吗?”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岭峰直言,父母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们的压力。他认为,相比父母那代人,如今的孩子获取快乐的形式要单一很多。他们的生活里,很少有放学后呼朋引伴跳房子、翻香烟牌子、跳橡皮筋的快乐,大部分孩子的快乐源泉只有两个——成绩上得到表扬,或者在电脑游戏中胜利。当这两个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时,孩子变会觉得,生活,似乎也变得没有意思了。

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志愿者蔡素文老师在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听到孩子的抱怨,很多家长脱口给孩子的仅仅是“有什么好不开心的”“你好奇怪啊”等简单的回应,而忘了去聊一聊,孩子的抱怨从何而来。 “人变得越来越敏感且细腻,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又让人容易停留在感受和情绪里面,而忘了去探求情绪背后的认知。” 蔡素文认为,这导致孩子一些非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渐渐积聚,从而在面对压力时深信自己是“最惨的一代”。

引导孩觉察生活美好

当孩子发出“生活无聊”的抱怨时,身为成人,该如何施以援手,对此,心理咨询师给出建议。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家长不要把焦虑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不要让孩子替自己完成当年的遗憾。”何岭峰教授指出,根据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的理论,面向未来的人才标准应该包含6大能力,包括设计感和审美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共情力、讲故事的能力、玩的能力以及意义感。要获得这6种能力,绝不仅仅是考高分就行的,要让孩子有时间胡思乱想,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人情味”。

蔡素文老师则建议,这些简单的方法,家长不妨一试。

1、鼓励孩子通过写日记、绘画、拍照等各种形式,发现并记录生命中的“小确幸”。哪怕是一阵吹过耳畔的风、一块好吃的甜点,都可能让自己获得积极情绪。

2、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当一个人为比他更大事情付出时,他会感到更幸福。家长不要让孩子觉得,所有的成就只能体现在学习上,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当孩子整理了一次房间、协助父母一起做了个小点心,帮老人捶了背揉了肩,这些可贵的瞬间,都值得被肯定。

3、把掌控权还给孩子,让他学会为自己规划。父母设定的甚至强加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掉进汪洋大海,反而缺乏前进动力和自信。让孩子不断为自己设定小目标,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积极性。

06-10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