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中文和新闻这两个名声在外的学科,戏剧在复旦大学并没有独立学院。入选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的周涛,在复旦有着多重身份。他是艺术教育中心的通识课讲师,是复旦剧社的接棒人,是2015级世界史在读博士研究生,也是编导演样样拿得出手的戏剧人才。

青年文艺家速写26|在复旦教戏剧的周涛:我的责任是育人-LMLPHP

图说:周涛 受访人供图

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周涛在复旦大学工作了11年,他的办公室里有满墙的外文书,也有一架给女儿备用的婴儿推车。戴着一副黑色圆框眼镜的他有艺术家的才华,也因为新晋奶爸的身份多了烟火气。

使命|从接过钥匙公章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初,周涛就已经是小童星了。2009年,复旦剧社前任指导老师耿保生即将退休,学校发布了招聘公告,恰好被周涛的父亲看到,周涛经过面试顺利进入了高校。上班第一天,耿保生带他走进堆满杂物的叶耀珍楼505办公室,交给他两样东西,办公室钥匙和一枚公章。一句话没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复旦剧社完成了一次新的交接仪式。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洪深是复旦剧社的首任指导老师。接过前辈递来的钥匙和公章,周涛心里满是惶恐,这个动作幅度很小,分量却很重,复旦剧社可千万不能在自己手上搞砸啊。

青年文艺家速写26|在复旦教戏剧的周涛:我的责任是育人-LMLPHP

图说:周涛(左一)是复旦剧社的指导老师

读博|源自钟扬的一番话

周涛和自己执导的话剧《种子天堂》的主人公钟扬,曾在西藏有过一段同屋的日子。那是2013年,周涛在西藏为钟扬拍摄了一部微电影,钟扬虽然已经是长江学者、研究生院院长,却一点架子没有,常常和周涛聊个不停。得知周涛是硕士学历,钟扬鼓励他继续读博:“读了博士之后你会发现,你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含金量和创作的深度会有所不同。”一度觉得自己的学业到此为止的周涛,有些醍醐灌顶。

没有攻读更得心应手的中文和新闻,周涛选择了世界史。大量的古英文,让他一边头疼,一边开启了排演莎翁剧作的新大门。对他来说,排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写出来的论文质量比他看100本书的效果还要好,“莎士比亚的作品好比是一座圣殿,复旦让我敢上前去,用手摸一摸。”

青年文艺家速写26|在复旦教戏剧的周涛:我的责任是育人-LMLPHP

图说:《种子天堂》剧照

教学|规矩很多重在用心

国外剧团演莎剧的时候,台上台下常常是有互动的,这让他在请学生做课堂展示的时候,不允许大家盯着稿子和电脑念,唯一的交流对象只能是听众的眼睛。排《种子天堂》时,周涛让大家不要看任何和钟扬有关的报道和微电影,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甚至拆了所有的舞台道具,就留一块地板给大家找感觉。角落里,一位同学从胸腔中共鸣出藏族歌曲的音调,压抑的、孤独的感觉一下子来了。

带过的学生从80后到00后,剧社的成员也换了一拨又一拨,面对这群从全国各地汇聚来的未来各行业的精英,周涛希望看到的是人艺、国话这类专业剧团排不出来的作品。他也很坦然地面对在高校进行戏剧创作的尴尬,演员都是非专业的,每年的调教都要重来一遍,学生阵容是流动的,排戏的重要程度常常比不上考试、升学。

青年文艺家速写26|在复旦教戏剧的周涛:我的责任是育人-LMLPHP

图说:周涛说自己的责任是育人

他说:“我不是走商业模式的导演,我的责任是育人。”和这群学生演员在一起,周涛看到他们对舞台的珍惜,也接收着学生给予他的无限可能,“非功利是我的天职,如果学生们能从我的课上、排练场上看见他自己,去感受戏剧带来的精神召唤,这样的意义远比排一部戏要大得多。”

06-10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