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宋宁华)“老开发”和“新生代”同台,以诗歌咏怀,致敬浦东。今天,浦东共青团录制的“青春之歌·致敬浦东”主题青春诗会,在B站、新浪微博、喜马拉雅等网络平台同步上线。

“老开发”和“新生代”同台 浦东共青团举行主题青春诗会-LMLPHP

图说:“青春之歌·致敬浦东”主题青春诗会今天在网络平台上线。浦东共青团供图

沉浸式诗会

主题活动由序章以及“不忘来路”“青春如我”“逐梦明天”多个篇章共同组成,将“诗歌+视频”“诗歌+演奏”“诗歌+舞蹈”“诗歌+情景剧”“诗歌+舞美”等新样式创新融入到诗词表演中,通过一台沉浸式的诗词大赏引发精神和鸣,感召和引领新时代浦东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热潮。

据悉,本次青春诗会突出作品原创、体现青年风貌,很多诗作都是由团干部、团员青年创作并参与现场演绎。在录制过程中,“老开发”和“新生代”同台,以诗歌咏怀,共同抒发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艰苦奋斗、敢闯敢拼的志气、心气和朝气;同时,着力凸显新时代浦东青年绽放战疫青春、建功而立浦东的信念与行动。

“老开发”们的志气

“1990年,也是一个春天,中国的东海边铺开新画卷,东方风来满眼春,明珠璀璨挂云帆。自此,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浦江春潮涌,东岸沧桑变”。活动开篇,由李幼林(曾任浦东新区第六届青联副主席)创作的《浦东故事》诗朗诵将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徐徐展现。

紧接着,焦亚蛟、俞家祥、芮晓玲、周徐红等4位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面向全国招聘的首批机关党政干部登台合唱,再现了当年培训班的班歌《同学来自四方》。

情景诗朗诵《141号的楼梯口》,描述了老开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的点滴故事,以及先行者们无惧重重压力、敢攀高峰的志气。

《年代交响曲》则由浦东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共同演绎,倾情讲述一代代浦东人为浦东开发建设共同奋斗的故事。只有不忘来路,方能更好地担起新时代闯将的使命。

无惧艰难的心气

在第二篇章“青春如我”,来自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和东方医院的援鄂青年突击队队员登台,演绎了情景诗朗诵《于无声处》。“‘不惧生死 不计报酬’,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夺目的手印,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在这寒冷的冬夜,我们汇聚成一道道逆行的光”“待到春暖花开时,让我们带着最灿烂的笑容,繁花堤上,共赏春光!”青年医生们,用诗歌诉说着自己和战友们无悔的战“疫”身影,还有那炽热的青春。

情景诗朗诵《我上,我可以》,生动展现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浦东青年争当“爱心网校”青年教师志愿者、社区“守门员”志愿者、防护服生产志愿者、机场转运志愿者的场景,诠释着“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决心和行动。参与该节目的团员青年都是参与抗疫行动的志愿者,每一句诗歌都是他们抗疫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新时代青年的朝气

在机器人群体的一段动感舞蹈后,一首由“00后”青年写就的《水调歌头·浦东》,在现场被咏出了站在新起点的浦东的“精气神”,开启了诗会“逐梦明天”的第三篇章。“能与纽约比高,可同本州竞速,自贸添新途。宣父犹遗问:后生可畏乎?设目标,创纪录,觉未足。抛旧纳新,天涯咫尺谈有无。不向春风献媚,不对秋叶作嘲,实干第一书。国为青春领,路需少壮铺。”

考虑到疫情影响,本次青春诗会采取线下录制、线上播放的形式。来自新世界实验小学的团员青年沈康超说:“能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以青春诗会向浦东的而立之年庆生,就是一份最好的青春见证。”福山唐城外国语小学的鲁呈玥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我希望用我的双手把浦东建设得更加美丽。到那时,我希望能够再次登上这个舞台,歌颂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05-04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