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王晓丹 记者 江跃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在普陀区检察院日前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中,被告人王某正是利用了家长这种心理,一人分饰4角,以承诺帮助办理知名幼儿园入学手续为名,借机诈骗。王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王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被告人王某今年48岁,1999年曾因贩卖音像制品被劳动教养1年,与前夫离异后一直无所事事。2019年9月初,王某在某小区垃圾房旁,听到被害人朱先生和朋友的对话,得知朱先生的亲戚正委托他办理自家2名幼儿的入园手续,这时王某便谎称自己是某知名幼儿园的会计,可以帮忙办理,但需要花一些钱来打点幼儿园及相关部门的领导。面对王某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花言巧语,朱先生对其身份的真实性并无怀疑,于是双方添加了微信,以待进一步联系。
朱先生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后,第二天上午便收到了王某发来的微信截图,截图显示王某正在跟该幼儿园的老师“孙姐”讨论托关系办理入学的事宜。其实,所谓的“孙姐”正是王某自导自演用来骗得被害人信任所捏造的一个虚拟人物。当天中午,王某便狮子大张口要价8万元,朱先生和亲戚商量后还价到4万元。虽然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面对王某的身份以及老师“孙姐”的出现,朱先生等人还是在当天下午4时许,在约定地点将现金4万元交给了王某,王某也随即写了一张收条交由朱先生并让其等消息,至此,第一次“交易”完成。这时的朱先生等人欢欣雀跃,以为10多天后自家孩子就能如愿以偿进入上海公立幼儿园,殊不知这才是他们痛苦的开始。
图说:被告人与其虚拟的人物“顾敏”的聊天记录。普陀区检察院供图
过了一个星期后,王某再一次伸出犯罪的爪牙,以要交幼儿园费用、体检费以及兴趣班学费为由,又骗得现金3000余元。为了应对朱先生等人的询问、催促,王某便开始了她的角色切换表演:一会是幼儿园老师“顾姐”,一会又骗前夫让其扮成也在办理入园手续的“吴哥”,至此,“王某”、“孙姐”、“顾姐”、“吴哥”等4个身份让她应接不暇,终于在骗了朱先生等人将近2个月之后露出马脚,圆不过来谎的王某在10月底向朱先生等人坦白,并写了一张金额4万余元的欠条。直到11月中旬,朱先生等人发现联系不上王某,遂报案。
经审查,被告人王某编造自己幼儿园会计身份、以帮助打点为由骗取人民币4万余元,并将赃款用于还债及日常开销。
普陀区检察院检察官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幼儿园新生入学手续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办理。面对声称可以“通关系”搞定的人务必多留心眼,切不可盲目轻信所谓的“门路”。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并收集固定证据。本案中,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十分拙劣,而朱先生等人正是受急切心情的影响,未加鉴别、盲目轻信,最终陷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