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普陀区红色学堂研学手绘地图 采访对象供图
讯(记者 马丹)顾正红纪念馆、谢晋元将军铜像、长寿湾、潘家湾……这些星落散布在普陀区的“红色热点”、“河湾文化”被画手们绘制成一张研学地图。中小学生跟着地图畅游苏河十八湾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四史”教育。今天下午,普陀区红色学堂研学手绘地图首发,首批地图已经发放到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中小学生手中。
新旧对比感受时代进步
普陀区是上海开埠后较早建立近代工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赞为“红色热土”。苏州河流经普陀区,蜿蜒多姿的“十八 湾”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已形成了底蕴深厚、人文独特的“河湾文化”。这些都是对该区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资源。
金鼎学校老师刘莼菲是手绘地图里三湾一弄的作者。为了还原历史旧貌,她翻阅了大量黑白旧照,从查找资料到起稿定稿上色,前后花了一周时间。“创作时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画三湾一弄的场景。资料大多都是黑白照片,像素也不高,因此,需要查阅多方资料来确定十八湾当年的景象。”90后的刘莼菲说,她成长、生活和工作在普陀区,对普陀有深厚感情。“希望能够通过地图上十八湾旧貌和如今苏州河新景的对比,让孩子们穿越时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也希望向学生不忘初心、热爱普陀的心愿。
潜移默化中融入“四史”教育
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吴凌昱说:“红色课堂、河湾文化里的实践,增学识强信仰。“四史”学习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靠的不是生搬硬套的大道理,也不是历史文本的照本宣科。立足上海特别是普陀育人资源,用浸润式的学习让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十二五”以来,普陀区就在挖掘、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极具区域特色的“红色学堂”“创新学堂”“河湾学堂”“田园学堂”“公益学堂”等五大学堂,同时还编制了《“普陀大学堂”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指南》,搭建了学生就近、便利开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究性学习,探寻历史、现实和未来间的联系。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线上线下‘联手’成为教育新常态。未来,普陀大学堂也会有新载体,打造一体化的网络资源。”吴凌昱说。据介绍,普陀区教育部门已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发布200余条教学资源,建成100个思政融媒体资源库,开发8大系列普陀大学堂网上研学课程,继“我的长征我的路”“唱响最中国”等在线主题实践品牌后,还将着力打造“赤色沪西”网上寻访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