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聊起司莫拉佤族村近些年的变化,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如何表达?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说:“这歌词就是最好的诠释。”

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佤语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佤族聚居村落。虽然名叫“幸福的地方”,但前些年这儿的村民并不幸福,“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是昔日的真实写照。

近些年,司莫拉乘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春风,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在实现整村脱贫的基础上,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地方。

干净整洁的入村道路

愁脸变笑脸,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至0.45%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村,农民基本靠种地吃饭。但在司莫拉佤族村,人均水田占有量仅有1.3亩。不仅量少,而且分布零碎,耕种起来十分不便。

“土地零碎、人均耕地面积少;缺技术,产业发展上不去,是导致司莫拉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赵家清说,贫穷,曾一度让村民们愁容满面。

李发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里穷,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由于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做些粗活,泥水匠、洗矿工……啥都干过,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贫穷”的束缚,日子并不好过。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发顺严重颅内损伤,在医院里躺了两三个月,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4万元的外债,这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李发顺和妻子杨彩芹展示制作的手工产品。

出院后,李发顺的四肢只有右胳膊能动。“当时医生说他可能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了。”李发顺的妻子杨彩芹说,为防止肌肉萎缩,她每天都会用绳子绑着李发顺,一步一挪地帮他练习走路。

“坚持了3年多后,他终于丢掉了拐杖,但依然不能干活。”杨彩芹说,为了养家糊口,她只能四处打工,洗碗、当服务员、进工厂……只要是不违法能赚钱的事儿,她都干。

“最难的时候,每个月领了2000块的工资,只敢给自己留50块的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杨彩芹一边说,眼泪一边在眼眶里打转。

回忆起前几年的生活,一向刚强的李发顺也没有忍住眼泪。“家里两个老人、两个孩子,全都眼巴巴地盼着妻子,我又挣不了什么钱,感觉自己活着都是家里的负担。”李发顺低着头说。

2014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了司莫拉,李发顺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政府的一些帮扶后,情况才慢慢好转。

李发顺也没有颓废沉沦,一直在找“活路”。“卖水果、理发、竹编、配钥匙、修鞋子、生猪养殖......能干的他全都干了。”杨彩芹说。

提及养猪,李发顺满脸自豪。这些年,他靠着生猪养殖和妻子的一些务工收入,慢慢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2017年,李发顺主动要求脱贫出列。

06-1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