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直播是年轻人才赶的时髦,淮剧名家梁伟平花甲之年学吹打,闹出不少笑话:第一次直播时,他紧张得声音都抖了,还误以为圆环形的补光灯是镜头,后来才发现摄像头来自小小手机;看到观众刷礼物,他忙不迭地劝说网友“不要花钱”……
图说:梁伟平在直播间 官方图
青年淮剧演员王俊杰是梁伟平的学生,面对直播经验丰富的徒弟,梁伟平反过来虚心求教,“直播的流程操作都是他教我的,原来我手机里都没有抖音,没想到,不抖不知道,一抖忘不掉了”。姜到底是老的辣,一段时间下来,梁伟平直播已经驾轻就熟。上周六非遗日的直播中,梁伟平和青年演员陈丽娟演绎淮剧版《牡丹亭·惊梦》时,抖音热度一路攀升至小时排行榜第1名。
图说:梁伟平和青年演员陈丽娟演绎的淮剧版《牡丹亭·惊梦》抖音热度一路攀升至小时排行榜第1名 网络图
直播间里还愿
梁伟平从他初学淮剧的时光引申开去,通过许多经典剧目带大家回顾了淮剧的发展及他个人的艺术人生。梁伟平脑海中还清楚地记得刚进上海淮剧团时的情景,他第一次登台,是1984年在牛庄路的中国大戏院,参加星期戏曲广播会。一转眼他已年过半百,明年就是梁伟平从艺50周年的日子,想到此处,他不禁感慨万千。
图说:梁伟平在直播中 官方图
曾为上海淮剧团编写了多部优秀淮剧作品的著名编剧乔谷凡老师上周六也来到直播现场,让直播间平添了一份温暖和感动。梁伟平唱了一段《吴汉三杀》,深情地说道:“乔老曾为上海淮剧团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当年,乔老希望我能演绎《吴汉三杀》,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如愿,今天在现场,我要还愿。”
唱念做打,唱字打头,梁伟平希望,淮剧能在唱之外,留下一些什么。他将自己颇具代表性的三台小生戏《罗英访贤》《卖油郎独占花魁》《游园惊梦》悉数传授给学生,让其他剧种的经典身段融入淮剧的唱词,这三台戏可以作为淮剧化的范本,规范淮剧小生的身段就可以从这三台开始学,由此推及其他行当,让淮剧也可以做到代代相传不走样。
图说:梁伟平 官方图
传承任重道远
筱文艳、马秀英、杨占魁等老一辈淮剧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仍历历在目,而今梁伟平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传承”的重任更是责无旁贷,“传承不是乱来,经典稍微变一变不叫创新,这叫搞破坏”。
这周开始,梁伟平要给淮剧团的所有演员上公开课,帮助大家练练发声和唱腔。对于发源于苏北的淮剧而言,各地的淮剧团用的是各地的方言来唱,但上海淮剧团只应该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上海的苏北话。梁伟平表示,整个淮剧界看的都是上海淮剧团,借这个集训的机会,应该好好给大家纠正一下吐字和咬字。“我们当初招现在这批青年演员已经有十几年了,希望将来可以申请,请戏校再招一批淮剧班的学生,对淮剧来说,传承任重道远。”
马上评丨代代相传
淮剧名家梁伟平开直播,刚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他向年轻弟子虚心求教,师父放下架子,徒弟倾囊相授,结果,直播效果很好,他自己直言意犹未尽。
图说:直播面前,梁伟平当起了“学生” 官方图
淮剧是小剧种,梁伟平几十年如一日,从学徒做到师父,期间也经历过诱惑,身边朋友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但他坚持留了下来,将淮剧的火种精心呵护,发扬光大。迎来社交媒体时代,年过六旬的梁伟平丝毫没有懈怠,反而拥抱新技术,服务新观众。
梁伟平身上展现的,其实是艺术家对时代一贯的积极姿态。就像当年进入电视时代,梁伟平的老师一辈,在摄像机镜头前唱念做打,让戏曲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梁伟平们早已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但仍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培育年轻的戏曲粉丝为艺术刷屏。
不止淮剧,京剧、昆曲、越剧、沪剧和评弹等剧种的名家,如李军、谷好好、钱惠丽、茅善玉和高博文等,均在直播中露脸,为自己的剧种站台吆喝。他们说:倚老不卖老,直播是我们的新课题,也为“潜水”的老观众找到组织。
直播中,除了欣赏老艺术家的精湛表演,观众通过手机屏幕还可以看到许多戏曲表演的资料照片,了解历史,追昔抚今。这是艺术家们心里的小念,也是他们肩上的大任——传承是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根本要素,而代际相传则是她的力量之源。他们如此,以后,他们的学生也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