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长一生的‘功课’”,这样的主题出现在昨晚上海家长学校的在线课堂上,吸引了5.2万名家长的围观。作家六六在讲课中直言,许多孩子的焦虑主要是缘于妈妈太焦虑,“学习让我妈快乐,我妈快乐了全家才快乐,父母快乐了就等于我也快乐了”。家庭教育何时才能走出这样的逻辑怪圈?
“有时候,孩子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觉得心灵枯竭。”六六说,不少父母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连孩子们都会抱怨“父母爱我的身体,没有爱我的心,我的心灵很孤独”。就拿最令家长头痛的打游戏来说,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有了社交圈,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打游戏,可以提高彼此的社会关联度,但是一回到家里,只要一玩游戏,妈妈就会吼叫:“你怎么又在打游戏!”打游戏等于是玩物丧志,是一种羞耻行为,家长巴不得孩子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一直到晚上闭眼睡觉,当中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和刷题的。六六把家长分析得十分透彻,有一类家长自己表现平平,但对孩子却有着无限期许;还有一类家长事业上极其优秀,特别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凭什么所有好的果子都长在你们家?”六六举的一个例子引来听众不断地跟帖评论。有个孩子在饭桌上对他爸爸说:“如果我按照你的要求在全校考了第一名,体育也很棒,那么我能对你也提出个要求吗?”爸爸说:“可以。”孩子说:“你能成为全校爸爸里最有钱的那个吗?”听到这句话,爸爸一下子无话可说了,打那以后就再也不问孩子的成绩了。
六六把家长对孩子的苛求称作是“妄念”,认为这就是当下许多家长的一个通病——“短板理论”。自己家里的孩子已经够好的了,但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还是有着很多的短板:“你成绩是蛮好的,但为什么比别人家的孩子胖?”“你长得挺帅,为什么还找不到女朋友?”之所以会有这种“妄念”,原因主要是家长不善于以“人”的标准看待孩子,而是以“成龙成凤”的苛刻标准要求孩子,弄得孩子不能心态松弛地做人,这样的生活还怎么美好?
许多家长往往以“分数”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出色,六六表示,这种“标准化”的衡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我有个闺蜜把女儿送上飞机去留学,忽然在机场里哭起来了。我以为她是相思孩子了,结果她说是忘了教孩子怎么洗衣服了。要知道,她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啊。更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4天,孩子就打电话问妈妈要四百美元,因为她在洗衣的服时把女生穿的内衣也丢进了洗衣机里,内衣上的钢丝卡住了滚桶,学校要求修理赔偿。在国内时,孩子从小到大除了会考试,其他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六六感叹地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但孩子不是按照家长心目中的标准设计出来的。姚明是为打篮球而生的、王菲有着天籁的歌喉,还有许多孩子成长为很不错的厨师,难道这都是家长能“设计”好的?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