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万亩粮田吐露泥土芬芳,美丽的农业风光成了“四史”学习教育的自然课堂。6月16日下午,“学习‘四史’领航初心路,聚焦‘三区’建设小昆山”主题论坛在松江小昆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举办。
图说:小昆山镇将“四史”教育搬到万亩粮田 丁艺婕/摄
党员自编自演田间党课
一场由小昆山两代农民的跨时空对话,通过农民衣着的改变、农具的更新换代、粮食品种的不断优化,展现农业发展腾飞的轨迹;青年家庭农场主范冬英在疫情期间为隔离家庭送米送菜,家庭农场主方冠军巧心思改良筑岸机,帮助其他农场主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践行着新时期农民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万亩粮田作舞台,基层党员当主角。来自小昆山镇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代表以及后备人才等,结合自身经历,以表演加朗诵的形式,精心编排了一堂堂接地气的“田间党课”。
以“田间课堂”形式开展情景党课,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区党建阵地建设。据悉,今后,小昆山镇将在田间地头打造集“党群活动、为民服务、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让“田间驿站”成为党员干事创业的红色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窗口。
活动现场还精心布置了农产品展示区和农具展示区。用于农耕时放置杂草的割草菜篮、在田间作业时用于运输泥土的挑泥簸箕、收割油菜时过滤油菜籽的油菜汰……一件件精致的竹编器具在左侧区域整齐陈列,与桌边竖立着的镐头、铁搭、竹耙、长泥铲等农具相互呼应,似乎在娓娓道来一段农耕时代的历史。老党员们在现场当起了解说员,向年轻党员们一一介绍这些农具的功用,以及从人工种地到机械化种植的变迁。
图说:活动现场布置农产品展示区和农具展示区
八仙桌边讲述农村故事
围着八仙桌、坐着长板凳,一场特别的主题论坛拉开序幕。来自小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合作社、社区党校等4名代表,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亲历者、实践者、奋斗者和受益者, 讲述着各自与小昆山的故事。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小时候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了,有一句话说‘阿乡阿乡最怕三抢,吃不像吃,穿不像穿’。” 小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陆仁海在回忆中打开了话匣子,讲到2008年小昆山镇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时,他语气激动起来:“农民洗脚上楼,整体搬迁后的闲置空地,经过3年多的努力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现已实现‘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网、路通畅’的格局。”如今,全镇形北有万亩粮田,南有千亩粮田,13000亩的耕地有73家家庭农场经营,核心区内375亩的小型农田全自动灌溉,实现了农民“种田穿皮鞋”的梦想。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反哺着镇上的企业和居民。上海天臣射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CEO王友松讲述,2018年小昆山镇启动“微田园”项目,天臣公司通过认购农田,让企业员工吃到了新鲜的有机蔬菜。“现在公司还在‘微田园’上拓展了党建阵地,时常组织活动。”
“冠军驿站”根植红色基因
当天,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第一个党群服务站——“冠军驿站”正式启动,打通了服务农民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党群服务站,“冠军驿站”将通过根植红色基因、弘扬农耕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小昆山镇“板凳课堂”党群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同时发布,确立了深化后的26+x处“板凳课堂”党群服务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小昆山镇探索治理楼道堆物顽疾,培育了“板凳课堂”党建项目,以“楼道小板凳,初心大课堂”助力社区治理精细化。为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今年,小昆山镇将把“板凳课堂”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的实践基地、党员服务的示范基地和修身立德的体验基地,构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一体”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