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暨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动员大会今天上午召开,提出将以“1+1+4”系统建设为牵引,构建“最硬核”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1+4”即打造一个总纲,建设一个中心,围绕四个结合,构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城区安全的坚固防线。会上公布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清单,明确了2年之内要完成的20条项目,包括应急预案库建设、重点传染病预警处置项目,公共卫生病原体监测实验室网络建设项目、社区公共卫生志愿者建设项目等。
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意义
徐汇区区委书记鲍炳章在会上强调,公共卫生体系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防线,徐汇是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一旦发生重大疫情,防控难度极大,一定要有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守牢城区安全之门。公共卫生体系是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教育、医疗这些优质资源,运用现代化治理思维,将宝贵医疗资源串联成线、织密成网,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使徐汇成为最安全的城区,吸引一流企业人才近悦远来。公共卫生体系承载着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要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本民生工程,做深、做细、做实、做强,在疾病预防的前端,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系统谋划,全面夯实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防控机制
会上指出,当务之急是要聚焦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补短板、强弱项,狠抓工作推进落实。全区统筹,以责任化为核心,以制度化为重点,以智能化为抓手,建强指挥中枢。条块联动,专业监测要“准”,社区防控要“广”,织密预警网络。科学引领,健全医疗网络,加强科研攻关,提升医疗能力。平战结合,加强人才保障、物资保障、投入保障,强化支撑保障。
公共卫生安全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议题,影响大、领域广、环节多,不仅是卫健委一家的事。会上强调,各部门、街镇要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线路图。
今天对外公布的20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请单里,第一条就是区级和街镇全面梳理现有预案,细化单项预案,形成数字化的“徐汇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库”,可随时调阅,并纳入一网统管。该项目将在年内完成。
项目清单还指出,到2021年底之前,要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级,所建设的重点传染病预警处置项目,以呼吸道和虫媒等传染病为重点,建立1-2个迎用场景,形成智能研判、自动触发、核实处置、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同时,要推广基于电子病历触发的传染病直报系统,并探索与医院感染监测的整合机制。
图说:徐汇区中心医院推出的在线诊疗“云”医院 记者 徐程 摄
徐汇区中心医院正在参与徐汇南部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根据徐汇区的规划,未来,“南部医疗中心”将对标中山医院,建成“小中山”,更为重要的是,从战疫中走来,徐汇南部医疗中心将打造为国际国内一流的传染病救治区域中心。今后,南部医学中心设立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将作为徐汇全区域性负压病房,设计在紧急情况下能即刻启用的平战结合型全层负压病房。
会上,徐汇区卫健委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签约共建,今后双方将共建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政策研究为重点,着力提升疾控队伍专业能力。此外,还要探索构建以区疾控为主体,区域医疗机构和高校实验室为补充的病原体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平行实验平台,实现检测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
首席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