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3月2日,上海市“空中课堂”开启 记者 庄毅 摄
周二上午10时,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4)班班主任、语文老师钱晨准时打开了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班上男生顾家的身影,和一张期末复习卷。怎么把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似的”的“似”要读成“shi”的而不是“si”,怎么把句子写具体,来表明“医务人员很勇敢”……钱老师讲得细致入微,顾家一边点头一边在卷子上圈圈划划。
受疫情影响,寒假赴日本千叶县船桥市探亲的顾家至今无法回国。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全市中小学返校开学后,有近10个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到校。除了组织这部分孩子收看全市中小学“空中课堂”继续在线学习外,老师每天都会和他们网络视频,进行个别辅导,也让千里之外的孩子们少一些孤单。
3月2日起,上海中小学正式启动了大规模在线教育,实现了中小学生的居家在线学习。来自上海市教委的数据显示,所有年级返校开学后,有近10%的中小学生通过有线电视,IPTV和网络直播等途径,回看了“空中课堂”的内容。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上网课”仅仅是在线教育的开端。如何利用背后的大数据系统,更精准地为每一位学生描摹“数字画像”,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提供更智慧的学习支撑,线上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疫情倒逼互联网教育加速前进
“说来也巧,今年1月15日,我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年终总结会上就提出了一个设想,想建立一个‘海上名师坊’,组织上海优秀教师录制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留下宝贵教育资源。原来觉得这个工程非常浩大,没想到,几天后,一场疫情就‘倒逼’大家加速前进,将互联网环境下的上海教育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回忆起几个月来连轴转的超高工作强度,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很有感触——全市各学科10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迅速集结,完成课程录制;市教委与市经信委、通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起包含12个有线电视直播频道,专供中小学“一个年级一个频道”播放课程、8个网络直播平台和44个在线交互平台的全媒体平台,并发动相关企业提供公益性资源支撑等,共同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330万师生全日制在线教育顺利开展。
市教委教研室经过反复探讨,按照网络播出要求,把原来40分钟的课程变成约20分钟,重新切割知识点和组织教案,在其中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不断地跟着老师走;制作完成后,每一节录制的网课都要经过学术审核和技术审核两道关,方能上线。就在张治的办公室隔壁,教育馆资源与教育部主任韩静和其他十几名同事从过年至今几乎没有休息,从画面质量、声音质量等每一个细节,对每一节课进行技术审核。
打造“OMO”融合教育模式
数学老师聂晓告诉记者,重返校园后,在线期间形成的师生网络互动习惯,被保留下来。她发现,通过网络平台,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提醒老师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给孩子们更多的表达机会。“以前数学课我们会让孩子们做一个钟面,但能够在全班面前展示的学生毕竟有限,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把视频和照片发在群里。”聂晓说,她也鼓励孩子们自己当“小主播”,把自己擅长的数学知识,讲给小伙伴听。
在张治看来,这样由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融合的OMO(Online Mix Offline)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为每一个学生完成“数字画像”,并建立一套能够根据不同学生水平和思维方式,订制教学方案、推送作业任务的“自适应教学系统”。这,更代表着智慧化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9年7月,由上海市电教馆牵头,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教育领域(基础教育)的上海市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成员单位之一,弘衍信息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雁是一名中学生的母亲。她和团队的心愿,是打造一个更能读懂青少年阅读需求,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的的在线阅读平台,如今已经推广至百余家中小学。平台为学生打造了一个7天读书计划——按照兴趣选择书目,根据在线导读资料一步步完成阅读报告,书目类别广泛,一张思维导图、一份调研报告,一份自然宣言都可以,再在社区和同好进行分享……“我们设计了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等五个阅读指标,想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看一看老师和家长还能为引导青少年阅读做些什么。”张雁说。
目前,上海也已经启动了关于学生数字画像的一系列探索。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采集了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在线学习、实验、阅读、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多来源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数据。将来,数据采集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方位,在合理的范围内采集学生数据,经过分析后,每位学生都将有一个数字画像,详细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进展、学习效果、学习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指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开展生涯规划,帮助教师进行分类培养、因材地数,帮助高校招生部门更好地了解学生、分类筛选、持续培养。群体学生数字画像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管理,辅助学校和政府改进办学、开展教育治理。“学校3.0时代,虚实融合的校园无处不在,要让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张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