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活动现场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讯(记者 马亚宁)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出现,让常态化疫情防控受到社会公众的特别关注。如何科学地认识“新常态”?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指导,市科协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暨2020首期’健康桥·周末早餐说’大师对话活动”上,与会的医学界、科技界专家纷纷提出应对之策。
近日,北京报告多起与新发地市场相关的聚集性疫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吴凡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此次北京疫情呈现的暴发态势特征来看,应该是在短期里由共同暴露因素引起的局部暴发。目前看,北京的疫情基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疫情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延续。因为共同暴露因素去除掉后,由于现有患者及潜伏患者仍然存在,还会存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所以,后续还会有患者被确诊。
本次疫情传染源从哪里来?目前还不清楚,相关部门已经收集了大量样本,针对源头进行研究。此前,专家对北京这次疫情的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后发现它最有可能是来自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接近欧洲流行毒株的病毒,怎么到北京的?吴凡说,无非几种可能:人带进来、各种产品、食物链带进来。当一位感染者进来后,污染了新发地市场的环境,然后病毒在环境中不断繁殖,到达一定量时,由于部分人有了共同暴露因素,进而造成了暴发。
图说:专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另外,也有可能冷鲜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小心沾染上病毒。还有不能绝对排除动物感染本身的可能!吴凡列出了两个证据加以解释。一个是这次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的采样发现,三文鱼的咽拭子核酸检测呈阳性,这有可能源于三文鱼泡了水后被感染。第二个证据是,前两年就有科学家曾在动物实验中,在多条三文鱼的鱼腮里曾检测到冠状病毒,但不是新冠病毒。也就是说,鱼类是有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
截止至目前,疫情传染源仍需科学家进行病毒溯源加以确定。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也表示,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发现鱼类跟人类共患的病毒。这些都需要科学界、医学界进一步探索。而这就需要科学界的国际合作,开诚布公以及创新思路、方法。至于公众对于海鲜产品的安全性,陈赛娟认为大可不必过度担心,注意卫生、尽量别生食,做好个人防护,提高科学认识最重要。
据了解,本次活动寓“科”于“文”,科文融会,邀请来自科技界、文艺界、体育界的知名人士,通过大师对话、观点分享、思想碰撞、文艺表演的形式,旨在科学做好防疫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推动科技与文体事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使市民能够及时了解政策调整并随需而变,进一步增强市民的防疫抗疫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