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渔稻空间稻田景观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图说:贺兰县广银米业陆基生态渔场构建技术示范项目
塞上江南,鱼跃稻香,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最近很“火”。在这片占地3600亩的观光园,鱼、虾、蟹、鸭游弋其间,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玩出了新花样,原来的“大白滩”盐碱地变身“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少为人知的是,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也包含了沪上高校团队的智慧——采用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管卫兵开发的陆基生态渔场构建技术。
“陆基生态渔场技术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整合资源生态学、多营养级水产养殖理论,优化了稻田和养殖系统布局。”管卫兵告诉记者,“它实现了大规模水产模块和农作物、畜禽、林业模块的生态综合利用,形成陆基渔场以水产为主体的水、陆、空三级‘立体复合农业生态系统’。”
在水稻生长季节,水生植物为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提供饲料和肥料,水生动物养殖肥水又成为农业生产的肥源,通过构建生态圈实现复合式种养循环。“在稻田周围,鱼、虾、蟹、鳅和水禽都有充分的生态空间,做到一地两用,稻美蟹肥。”管卫兵补充说。
自2017年来,管卫兵几乎走遍了宁夏,大规模推广陆基生态渔场构建技术,创建了 “以鱼改碱”“稻渔共作”等许多种养结合的典型案例,为宁夏脱贫攻坚和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他告诉记者,目前团队在当地建设核心示范基地10多个,获得国家稻渔示范基地称号4个,推广面积超过4万亩。“稻渔种养模式与鱼塘精养、循环养殖工程创造性地结合,大大提高了稻渔种养的综合效益,推动了宁夏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融合。”
在稻渔空间生态产业观光园里,通过不同色彩水稻品种的种植,3000多亩有机稻田呈现出各式图样和祝福祖国的口号,登上观光平台即可俯瞰生态田园景观,这里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
而在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陆基生态渔场示范基地,稻田综合种养与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结合,通过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使稻田生产节水30%。这种节水型种养综合体在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盐碱地也得到改良。运用该技术,水稻亩产增加50多公斤,水产品产量比鱼塘提高了2~3倍,农民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