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野外,有些植物虽然普通,人们却对它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与尊重,比如艾蒿。
艾蒿又称萧茅、蓬蒿,民间俗称香艾,是一种天然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还要在门眉上插一束新鲜的艾蒿,祈求避邪却灾,保佑平安。如同无形的接力,这一古老的习俗传承至今。
艾蒿的强大生命力似乎与生俱来,即便是在最偏僻的角落处,只要有一点生存的土壤,就会蓬蓬勃勃,长成一片。成熟的艾蒿一般能长到半人高,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味,标明与众不同的身份。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到沟坎路边,挑选一些粗壮鲜嫩的艾蒿,砍一捆带回家,扎成一束麻花状,然后插在家中门眉上。陈旧的门楣有了碧绿的艾叶装点,顿时有了生机,周围也氤氲一种奇特的香味。
插艾避邪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相传在远古中原大地,居住着一个姬姓部落,常常受到瘟疫的攻击。每次瘟疫流行,部落都会病死很多人。部落人恐慌不已,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后来有人发现,每次瘟疫发生时,有一户人家总能躲避灾难,安然无恙,这户就是部落里掌管火种的人家。部落里以艾绒取火,这家人的墙上挂满了艾叶,晾干之后以备取火之用。于是每到春末夏初瘟疫最易发生的季节,家家户户纷纷效仿,插艾避邪。
传说扑朔迷离,真伪无从考证,但艾蒿一些奇特的药用功效却渐渐为我们祖先发现。比如,艾蒿的叶子能止血;用艾叶熬汤,能祛湿防暑,治愈湿疹、毒疮;女子产后,用它熏身洗浴,有调理气血的功效。《本草纲目》对艾蒿的药用价值作了明确的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在征服自然的艰难征程中,祖先多了一种庇护平安之物,哪怕它是一株拙朴素雅的蒿草,也多了一份坦然与自信。
艾蒿不是最美的花草,也不是贵重的植物,祖先却选择在端午节这一天,将它们高高举过头顶,插于进出的门眉之上。越过岁月的时空,我似乎看到了一束素雅的艾蒿,凝聚着祖先质朴而又睿智的目光。借助古老的习俗,我们在氤氲艾香里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