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将至,你的选择是在家呢?还是出游呢?当前,国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出提醒,日常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外出注意防护,烹饪用餐要科学。假如选择出游,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不建议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
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
“你端午节出去吗?”“在‘包邮区’玩有风险吗?”最近几天,市民朋友见面打招呼,都会讨论端午节的安排,但出行决策还是比较谨慎的。对此,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提醒,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还是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松懈。选择出游的市民要密切关注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疫情风险等级情况,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疫情信息。他建议大家不要到人员密集区域或中高风险地区游玩,尽量减少聚集,优先选择人员相对较少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请市民提前预约、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高峰时段。”
眼下仍不建议出国旅游。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最好还是留在本市,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园、空旷场地活动;老师及学生尽量不出游,如因特殊情况须外出,要主动、及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登记。
居家及游玩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提醒,乘坐轨道交通、火车、长途客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佩戴口罩。他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电梯等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视情况佩戴口罩。户外、公园、夜间市集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不戴口罩;去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室内场所,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不戴口罩。进入剧院、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应严格遵守管理方的各项安排,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出示健康码,间隔就坐。
“在景区内用餐,可以选择自带食品。”吴立明说,如果需要进入餐厅用餐,应避免扎堆,尽量错峰或者打包食用;如堂食,和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只要是2人及以上合餐的情况,都应该使用公筷或公勺;结账付款时,推荐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减少现金的接触。
食品安全,关系全家健康。吴立明说,在家烹饪,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存放;准备烹饪前、接触生鲜食材前后,都应清洁双手;海鲜水产、肉蛋类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他强调,烹饪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水果在吃前需要浸泡、洗净;蔬菜尽量不生吃;也不要吃生的水产品,避免发生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
市卫健委提醒,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但也无需过分紧张。除了个人防护外,还要注意家庭环境卫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家里开空调要避免长时间紧闭门窗,每天定时通风。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文化娱乐场所陆续开放,市民朋友可以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出行或者休闲娱乐,享受假期。
此外需提醒,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首席记者 左妍
【划重点】日常个人防护牢记这4条
1、带口罩,佩戴要科学。口罩“随身带、及时戴”,居家和户外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不用佩戴,但这四种情况必须及时佩戴: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去医院就医;有呼吸道症状时。
2、勤洗手,不摸眼口鼻。减少触摸公共物品,及时、规范清洗双手,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
3、少扎堆,社交留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扎堆喧哗。
4、常通风,保持好习惯。室内使用空调的同时,也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有效流动。同时,养成使用公筷公勺、咳嗽打喷嚏要遮口鼻、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无积水、生熟分开、肉类海鲜食品要烧熟煮透等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