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街头,都立有阅报栏的,一溜儿报架,玻璃框里刊着各种报纸,有的框还有轴,可以转动,看完一面,可以转过来再看另一面。报纸有中央的、省级的,也有地方报、专业报之类,形成一个长廊。很受欢迎,但版面是十六开,远远看去玻璃框正中间一小块,去晚了就只好站在别人后面,伸着脖子看,视力不好就只有先看别的大报,等人少了,再挤进去看新民。

每天清晨,长廊前就站着许多读报的人,关注当天的新闻。长廊有专人负责,每天把新出版的报纸,刊进玻璃窗。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解放区的《群众日报》《解放日报》就通过阅报栏,走进解放区千百万读者的心中。陈寅恪先生《夏日听读报》诗曰:“掉海鲸鱼蹙浪空,蟠霄雕鹫喷烟红。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诗里说他患眼疾,读报困难,让亲人搀扶到长廊纳凉,读报给他听。

那些站着读报的日子-LMLPHP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报纸改版,改得有“视觉冲击力”,冲击了传统的办报格局,也冲击了站着看报的传统。直到“网络新闻”的出现,手机替代阅报长廊。阅报栏的形象就留在了站着读报一族的记忆里。

这个变化,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说明社会在飞速发展。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意思是先人留下的传统,经过几百年就会改变,正是赵翼说的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阅报栏格局的变化正是如此。

俗云:兴一利必生一弊。媒体也是这样。无论怎样变化发展,是离不开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而这种表达,有它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诚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现在已经不去街头看报,坐在家里上网浏览,日子一久,就觉得不如直接读报踏实,有些网络消息,简直是过眼云烟,老实说,虽然也是中文表述,但个中滋味总有些味同嚼蜡。每天不断滚动,流量很大,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缺乏传播语言整洁求实的特点,有些“网络语言”不够严肃,已经成了人们的谈资。

《吕氏春秋》书成之时,吕不韦在城门口悬赏,凡能挑出毛病者,一字奖千金。而这部书里的《察传》,讲的正是不轻信不实信息传播的故事,很值得一读。

书里说:“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丁氏家无井,用水不方便,找了一个打井的人(“吾家穿井得一人”),这么一句话,传得纷纷扬扬,都道“丁氏家掘井掘出一个人来了”。消息传播很迅速,让宋君知道了,宋君就派人调查研究,找到当事人丁氏,结果证实完全是不实传闻。

《察传》还讲了一个例子:子夏(孔子的弟子)到晋国去,遇到一个晋国人在读史书:“晋师三豕涉河。”子夏就说:“您读错了,不是三豕,而是己亥;你看,‘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晋人问:“该怎样读才对呢?”子夏回答:“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亥”是干支之一,“三豕”是说三头猪,差得太远。

吕不韦因此提出“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做到“闻而审”,就可以发现所谓“闻”,有时并未接触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假新闻”、“无厘头”。

词语不加辨析,就会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教训是很多的。不加选择,不讲语法、修辞,生造的词语一窝蜂涌入版面和荧屏,扰乱了正常的语言环境。如某报道称“坠楼者落地后宣告不治”,只要稍有语法常识的人,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

早些时候,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有一个细节,两位主治医师散步时坐在路边休息,对来来往往的行人的走路姿势,观察出其中有的患有关节和有其他骨骼病征。观察,是主治医生的职业习惯,也是必备的专业条件,中医的“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就已经心中有数。西医也是如此。

记得曾在阅报长廊前站着读报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接踵比肩,也不是“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而是仔细阅读,有的还做笔记,一站就是一个上午。

现在信息传播很快,很广,由于角度的不同,解读和观点也言人人殊,哪里一有响动,手机就有反应,比放电还快,这更是阅报栏所无法承载的。

请接受我的敬礼,阅报栏,你这新闻传播最初的站台者。

06-24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