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孙云)昨天,在第五届上海杨浦非遗节闭幕式上,杨浦“非遗家族”再次扩容,俞跗脉法、沈氏拔罐排毒通经法、古琴艺术、十路少林拳、春联民俗、“鸟虫篆”篆刻、海派紫砂艺术、虎头鞋制作技艺以及绒线编织技艺等9个杨浦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获颁铭牌和证书。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也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拥有了专属展示点,非遗传承发扬再添接地气的新平台。
图说:游客可以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听到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原音重现 孙云/摄
新的项目和传承人的加入,为杨浦非遗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古琴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倪羽朦出生于古琴世家,现在同济大学任古琴教师,在古琴传承方面融合了梅庵派、广陵派和姚门琴派的艺术特点,兼具专业音乐学院体系和民间派别特征。
传统体育和游艺类项目“十路少林拳”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相传十路少林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姚兴余,是十路少林拳的第31代传人,传承区域遍及上海及周边省市。在上海,“十路少林拳”历经百余年发展,受到上海开放性、包容性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在此次扩容后,杨浦区现有的各级非遗项目数量从32个增加到41个,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9个、区级30个。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人,其中国家级2人、市级6人、区级48人。
图说:第五届上海杨浦非遗节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闭幕 孙云/摄
今年是杨浦区连续第五年举办上海杨浦非遗节,“当非遗遇上旅游”系列活动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直持续至6月25日端午节。本届非遗节依托云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由30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带来云展演、云课堂、云市集、云旅游等近百场线上专题活动,以及“YOUNG铺滨江非遗秀”等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线下活动,吸引近2万人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