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不见了》不是一部悬疑片,是一部剧情片,80多岁的莫德,刚刚和她唯一的朋友伊丽莎白一起,在花园里挖着泥土寻找什么东西,还相约几天后在一家商店见面,转眼之间,伊丽莎白就不见了。
这部英国影片,根据艾玛·希莉同名小说改编,由艾斯林·沃什执导,她大受好评的电影包括《莫娣》《罪恶之家》等。没有人会想到,她请来格兰达·杰克逊扮演女主角莫德。对息影25年的老演员,我们可能印象不深,但在上世纪70年代,仅仅5年时间里,格兰达就获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恋爱中的女人》《金屋梦痕》),两次获最佳女主角提名(《血腥星期天》《海达》),可见她的实力。
电影和小说一样,从莫德的视角展开叙事,只是这一次,格兰达扮演的老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莫德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提醒标签,诸如:“今天上伊丽莎白家搞园艺”“不要忘记上锁”等。而她的行为也有些古怪,比如:每天都要去买桃子罐头,以致堆积如山;经常给医生打电话,有时一个月十多次,自己却浑然不知……发展到后来,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外孙女。在莫德病情加重的日子里,她唯一记住的就是“伊丽莎白不见了”。寻找伊丽莎白,成了她的执念:她几次三番越过花园,从窗户偷看伊丽莎白在不在家;像侦探一样,把关于伊丽莎白的标签,按时间排列成序;不断去警局报案;半夜打电话骚扰伊丽莎白的儿子;甚至到报社登载寻人启事——其实伊丽莎白并没有失踪,她只是上次和莫德呆在花园不久,摔倒中风住院了,而莫德浑然不知,即使知道,莫德的脑子也已经糊涂了,而且,会把现在和过去搞混在一起。
莫德执拗地寻找伊丽莎白,实际上,是在记忆深处,寻找70年前突然失踪的姐姐苏姬。这部电影,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来回穿梭,在寻找伊丽莎白和寻找苏姬之间互相交替,全部由莫德的意识来决定。有时,莫德刚刚还在和外孙女谈论伊丽莎白,说着说着,变成说苏姬;还以为在说苏姬,其实莫德早把话题转向了伊丽莎白。但莫德带着我们,离几十年前那桩悬案的真相,越来越近了。在琐碎的剪辑中,大致可以看到那时发生的事情:莫德羡慕姐姐苏姬,想成为姐姐那样的人,对姐夫弗兰克有好感;家里的房客道格和姐姐苏姬走得比较近,两人常常去跳舞,引发弗兰克嫉妒;一个疯女人常常在窗前窥视,在如何对待她,苏姬和道格闹翻了;有一天苏姬不见了,只在铁路旁,发现了她的一只箱子。她究竟到哪里去了?若是她被害了,凶手是谁?
格兰达在本片的出镜,无论是形貌还是表演,精妙绝伦:皱纹爬满眼圈和鼻梁,嘴角下挂;走路时小步快走,摇摇晃晃;寻找伊丽莎白,坚持不懈;对自己的失忆,痛苦欲绝;想要尖叫,却叫不出声;对陌生的环境,发出嚎叫;有时,幽默、自嘲、可爱……由于她的意识引导,在伊丽莎白的花园里,苏姬的尸体找到了。
莫德在回答警察的提问时说:弗兰克会把苏姬逼到壁炉台,她跌倒了,然后玻璃罩碎在她的头上,他把她放到大箱子里,葬在花园里。值得一提的是,莫德所用的是将来时态。真的是弗兰克失手杀死了苏姬?小说原文里莫德则说:“这些不是真的,也不可能是真的。”但当她女儿说“可能真的是他杀了她”时,莫德把话题引向了自己:“我把苏姬埋在了那里。”吓了女儿一大跳。莫德指的是,她和姐姐玩埋沙游戏时,“会在她身上堆起一层层沙土,并拍得密密实实,让她动弹不得”。电影里也有埋沙的镜头。真的是玩游戏吗?难道真正的凶手是莫德?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视角、口吻讲述故事,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模糊,一种难以确定的真相,也许,这正是电影和小说的绝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