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样的雨天,我在等她。
张杨北路518号,浦兴路街道办事处门口。曹雷、蔡金萍、张培、童自荣都到了,就缺她。说好下午两点集合,已过了刻把钟。
手机响了,我妻子来电话说,广宁打电话到我家,说她出门一直打不到车,可能要迟到一会儿。我的手机在震动档,没听到她来电。
也就过了一会儿,她来了。雨中,我们一行转道去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一出大型四幕的方言话剧《情满人家》,开演了。这出戏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居民之间互帮互助互爱的情愫,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展开。内容涉及禁毒、帮困、再就业等一系列社会热点,生命短暂的无常与在浪漫情怀中的演变,扣人心弦。
难以想象的是,这出大戏编、导、演全是居民自己,而且出自一个叫“东四”的居民小区。这个小区居住主体是当地拆迁的农民,也就是一帮农民自己搞了一台大戏。浦东开发建设的奇迹,不仅发生在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遍布城乡的居村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也都是这样令人震惊。艺术家们感慨无限,纷纷热情点赞鼓励。
广宁坐在一边听着,不说话。很多场合她都是这样,既没有妮莎舍生忘死的威武之气,也没有玛拉的情意缠绵,有时候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不知情者会误以为她“自命不凡”,有一点“公主”的孤傲。
当我把艺术家一一介绍给居民演职人员,大家都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要求“来一个”。广宁轻声问我:“表演什么好?”“都可以。”我说。
她缓缓起身,“公主”的漂亮声音一出口就引人入胜。
“从前有个小猴子,在山下捡到一个大西瓜,献给了猴王。这个猴王,从来没有见过西瓜,更不知道怎么吃,又羞于向大家请教,就出了一个考题,谁说出西瓜的吃法就奖励谁多吃几块。有只小猴说吃‘瓜瓤’,另一只争宠的小猴说吃‘瓜皮’,无知的老猴子附和也说是吃‘瓜皮’,结果猴王与大家一起欢天喜地啃‘瓜皮’……”
说到这里,现场一阵哄笑。广宁的声音塑造能力非常强,她一人分饰了五个角色:妙趣横生的解说,聪明小猴的诚恳,争宠小猴的稚嫩,虚伪老猴的恣意,愚蠢猴王的霸道,个个性格迥异,栩栩如生;彰显作为一个天才配音演员的非凡语言艺术功力。
投入表演的时候,广宁双眼炯炯有神,脸上表情多变,闻其声就像看一部有趣的童话片,大家都被她的表演逗乐了。这个《小猴子吃西瓜的故事》,是她的一个保留剧目,在以后很多公众场合,有求必应,她都会牵出这群“猴子”,每次都是满堂彩。广宁其实是一个内心无比丰富、非常有情趣的人。
就在这次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街道领导宣布为每位艺术家长期赠阅他们编印的《大爱社区报》。广宁与其他艺术家一起留下了自己的住址。
当天活动结束回家,晚上九点多了。我接到了她的电话,大约说了四十来分钟。除了畅谈下午观摩的体会,赞叹居民的艺术创造力,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私下里沟通,广宁会话很多,而在公开场合就不善言辞,这可能是她的性格,也可能是大家闺秀的矜持,或许在电影里早就见识世界的从容、淡定、波澜不惊,形成了广宁虽配音杰作无数,名扬四海、依然谨慎的为人处世之道。她在电话里叮嘱我,以后有社区的活动,一定要叫上她。
《大爱社区报》是月刊,定期介绍社区建设动态、市井风情,还有街区轶事、居民人生记录、先锋模范故事,内容丰富,升腾人间烟火。半年以后的一天晚上,广宁来电话说,上个月的一期没收到,希望我查问一下街道是不是漏寄。街道明确回答按时寄出。
半个月以后,她来电话说还是没收到。听得出,她的声音里有点疑虑,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一周以后,她又来电话要我帮助问一下邮局。十余年之前,没有快递公司。这是2009年的事。
三年以后,她搬家了。她要我立即转告街道,修改报纸寄送地址。
也许有人会对一张社区报不屑一顾,广宁却是这样“如获至宝”“紧追不舍”。是不是因为“大篷车”里没有中国改革开放新生活的壮丽图景,而她又非常渴望身临其境?这份报纸是不是成了她情系社会众生的“蓝桥”,或是她在希望的田野上“望乡”的一个窗口?她对参与社区活动与一份社区报纸如此渴求,应该是她对生活蓬勃新生面的热烈追求,与对美好生活创造者感情的努力体验。
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艺技,它是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广宁通过配音为无数世界艺术经典架设传播桥梁,完成传达人类美好感情的神圣使命。
也是这样的雨天,她走了。她是在“倒霉”的雨季里走的。我再也等不到她了。不禁黯然神伤。梅雨啊,你本来就是我这样严重风湿病患者的“天敌”,现在竟然抢走了我们心爱的“公主”,你好狠心啊!
我不是她同事,只是作为一个策划人,十余年来有不少活动与她同行。她留给我的印象如此独特、美好,终身难忘。
我必须马上通知街道办事处,再也不要向广宁寄送《大爱社区报》了。她现在不需要了。在九霄天堂,她可以随时俯瞰大地,她关注的沧桑巨变将一切尽收在她眼里;而这等美妙的“公主”声音将始终飘荡长空,让喜欢她的人们始终感恩她的长情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