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规范》《慈善组织项目管理规范》《公益项目三A三力评估指南》《慈善社区创建评价方法》四项团体标准。这是我国慈善领域的首批团体标准,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中慈联牵头起草了《慈善组织项目管理规范》,对项目立项、执行、结项、评估、信息公开等流程进行操作指引,以利慈善组织依法依规、有序开展慈善活动。该规范指出,慈善组织设立慈善项目,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该慈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慈善项目结束时,应当公开有关情况。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在慈善项目终止三个月内向捐赠人告知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实施地域、受益人群、募捐情况、项目的支出情况,项目终止后有剩余财产的还应当公开剩余财产的处理情况。捐赠人要求将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
捐款多少不应是评判慈善社区的唯一标准。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与陕西省民政厅共同制定了《慈善社区创建评价方法》,规定了慈善社区创建的基本条件、具体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为慈善社区建设给予指引。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慈善社区?评价方法中规定四个标准,一是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成为社区居民普遍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判断。二是社区内应有为儿童、老人、残疾人以及开展慈善活动提供特定服务的场所、设施和人员。三是社区内应有慈善文化教育宣传设施。四是社区居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高,社区治理成效显著。
此外,针对我国慈善组织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现状,中慈联牵头起草了《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规范》,从制度建设、收集整理、鉴定销毁、存储保管、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进行了详细规范。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制定了《公益项目三A三力评估指南》,采用目标驱动力(Aim)、解决方案创新力(Approach)、行动效果转化力(Action)的原理和框架,对公益慈善项目的社会价值进行科学评价。
中慈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指出,这次发布的四项团体标准属于慈善领域的基础性标准,经过数十次论证、修改,凝聚了多家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智慧与心血,希冀推动更多慈善组织参与标准化建设,加快慈善领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成梁认为,这四项团体标准或以制约和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为切入点,或以总结行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为着力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指引性文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据了解,下半年,中慈联将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团体标准的培训、试点等宣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