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家外贸企业、1亿件外贸商品、百亿元销售额的目标,一场疯狂血拼将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掀起……刚刚启动的上海“五五购物节”,政府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引人注目。熟悉的名词,但内涵、意义却今非昔比,它将成为在特殊时期破解外贸困境、通过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说起“出口转内销”,上海市民都不陌生,对于不少上了年纪的女性还是难忘的青春记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也是流行语,是“好东西、紧俏货”的代名词。在那个消费品匮乏的年代,一听说哪里有出口转内销服装、皮鞋、日用品卖,好多人不惜翘班去排队抢购。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外贸快速增长,但“出口转内销”已淡出了上海人的话语体系,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大牌”“欧美尖货”“海淘”……
今天,“出口转内销”再度成为热词,与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最近,我国率先复工复产复市,但由于多国市场“停摆”、全球供应链断裂、国际运力短缺,导致外贸企业产品大量积压。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达11.4%。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内部市场,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出口转内销”的质量、品牌、品种和数量,同样今非昔比。当年的产品大多是外贸多余的,或质量未达到出口标准的,数量不多。而现在登陆线上的海量商品,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其中有跨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知名品牌,还有相当多的我国自主品牌。事实上,现在出国购物,也往往会买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但大家都不以为意,因为有很多是只供应海外市场的好物。如今,这些出口商品都以极低的折扣供应国内市场,难怪“剁手族”们已等不及了。
“出口转内销”的购买力,也大大增强了。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也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说,当年抢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的只是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消费者,那么,现在的消费群体则是全国数亿中等收入人口,这也是支持出口转内销、促进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
是时候,带上妈妈,到线上重温“出口转内销”的火爆了。
邵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