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是12年来首个5天五一长假,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又降级了,宅在家里三个多月来,很多人利用这个小长假到郊区踏青旅游,但放松心情切不可放松防护。目前很多农村的疫情防控还在继续,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京郊长城脚下,记录了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的防疫工作。
1
基层村干部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守护着家乡不被病害侵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北京怀柔渤海镇南冶村
早晨4点半,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南冶村村委会副主任郑义志和村党支部委员赵振有就骑着电三轮出门巡山,上午7点,又赶去村里值班。
郑义志
南冶村属于沿路村,村民的房子沿路而建,面积广、路口多,村里为了防控疫情,把9个小路口都用路障封了起来,只留下了3个大的路口。为了防止村民私自打开路障,郑义志他们随身都带着工具进行巡查。
郑义志和赵振有修路障
自从今年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南冶村所在的渤海镇编织了三级防护网,第一层在最外围增设24小时监测站,并在全镇进出的主要路段,对往来车辆进行登记;第二层在中间,在村落较为集中的地区实施联防联控,由各村选派代表驻守;第三层则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设置在村口,由村干部、党员带领群众、志愿者等日夜值守,防范于未然。
北京怀柔渤海镇监测站
这场疫情,也打破了长城脚下渤海镇三岔村的宁静,村里刚完成新农村改造,青砖白瓦的新式民宅错落有致,标志性的大喇叭还没来得及装,村党支部书记刘秀英只能拿着喇叭走街串巷。
刘秀英拿喇叭防疫宣传
刘秀英当三岔村村支书已经15年了。性子直、热心肠,凭借一股子干劲,带着三岔村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岔村
疫情出现以来,村里就组织起了一支平均年龄53岁的“娘子军”,每天24小时驻守在村口的检查岗。一间旧仓库成了临时的值岗办公室, “娘子军”们吃住都在这里。在她们看来,守好这道关,也就守住了三岔村,守住了全体乡亲们。中午,刘秀英包了三屉包子给值守的“姐妹们”送去。
值岗办公室
刘秀英的丈夫前段时间把腿摔了,但硬是被刘秀英派到了距离村里较远的一个岗哨值守。刘秀英从检查岗出来,给她丈夫送饭。
刘秀英老伴值岗的地方位于大山脚下,从天不亮到太阳落山,一整天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值守,即便如此,老伴并没有怨言。
刘秀英给老伴送饭
三岔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几十户住家、一百多名村民,虽然实施了新农村改造,但仍有一些老人住在深山,不愿意离开祖宅。受疫情影响,他们出入不便,刘秀英要定期给住在山里的老人送去米面。
当书记之前,刘秀英在村里干了15年赤脚医生。谁家几口人、住哪儿,她都了如指掌。这天,刘秀英要给82岁的村民马一发,送一些生活必需品。拎几十斤的粮食,还要走五里山路,六十多岁的刘秀英有些吃力。
刘秀英给老人送粮食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这几个月以来,正是这些基层的村干部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山地平原,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人防控疫情,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家乡不被病害侵扰。
2
1410名党员干部默默地辛勤付出
全力守护着一方百姓!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渤海镇派出所民警赵玉忠是部队退伍军人,已经在渤海镇派出所从警19年。这19年以来,他已经把渤海镇当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北京怀柔渤海镇派出所
每逢执勤,赵玉忠都要把辖区所在的各个村走一遍。疫情期间,由于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赵玉忠的辖区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但同时,民警需要协助各村排查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赵玉忠执勤
和城里不同,山区往往面临警力不足、管辖范围大等难题,老赵所在的渤海镇域面积151平方公里,有21个行政村,人口1.6万。因此,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成了山区民警开展疫情防控的有效方法。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派出所民警赵玉忠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民警和各村的干部一样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老赵已经三个多月没休息了。而南冶村的老郑则耽误了给自家的板栗树剪枝,有的15年以上的板栗树都死掉了,只能全部砍掉。
郑义志家的板栗树
疫情期间,怀柔区渤海镇一共有1410名党员干部坚守在一线,其中多数都是各村的村干部、志愿者和普通村民,共同给山村编织起了一张疫情防控的“保护网”。
晚上11点半,老赵和派出所政委吕波,开始了夜巡。宁静的夜晚,酣然入睡的村民,平静而安稳的生活,这一切是无数像老赵他们一样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负重前行,默默地辛勤付出,全力守护着一方百姓。
赵玉忠和吕波夜巡
半小时观察:
今天的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寒冬已去,春回大地,一股股绝处逢生的坚强力量正蓬勃生长。在这里要提示大家,生活生产秩序加快恢复的同时,还要谨记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别大意。
“
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