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献礼明年建党100周年的电影《1921》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机,行走在石库门里,颇像是“沉浸式戏剧”;同时,上海沪剧院走进常熟沙家浜,在芦苇荡里演出经典剧目《芦荡火种》,颇像“拍电影”;歌剧《晨钟》2.0版全新亮相上海大剧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国际舞蹈中心再度上演……当下,以红色文化为创作题材的上海文艺工作者,或潜心创作酝酿佳作,或激发创意寻求突破。
红色文化,其实是这座城市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富矿。它既是伟人年轻时的一个个故事,也是无数普通人的英雄壮举。上海不仅仅是共产党诞生地,也是党章诞生地。与此同时,第一本《共产党》月刊、第一个共产党出版社——亦即人民出版社前身、第一个培养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乃至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等,都是在上海孕育而生的。平民女校学生丁玲后来前往延安,成为著名作家;她的闺蜜王剑虹,则成为瞿秋白的结发妻子。在这里,给她们上课的老师不仅有刘少奇、张太雷、恽代英等,还有最早的党员、作家茅盾……这是伟人、文人、革命者的“朋友圈”,更是顺应当时人民呼声、呼应全球革命浪潮的风云史。
烈士以血肉铸入了历史,其间怎会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审美引领我们回顾了李白烈士的壮烈,是基于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早已完善了叙事,使得这个故事深入几代人心。
在新创红色文化主题作品时,要考虑到精准叙事如何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历史故事如何与当代表达相融合,严肃主题如何与多样风格相契合。红色文化主题作品的“亮点”可以有旗袍秀的线条,但更应该有革命诗抄的气概;毛泽东与杨开慧、蔡和森与向警予、李达与王会悟等革命夫妻确实都先后在上海居住,但如果为了“艺术效果”而让这三对夫妻同处一室谈革命理想,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红色文化精神需要文艺佳作传递,文艺佳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尊重史实,最佳状态则是在源于生活真实的前提下,还能让青年一代感动。这是当下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课题。
朱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