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复工复产,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正在全力发展夜间经济,而各地夜间经济的休闲内容又几乎以销售各类美食及为市民、游客提供夜宵服务为主。

七夕会·健康 | 科学夜宵-LMLPHP

吃夜宵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5%的受访者通常在路边吃夜宵;00后占1.1%,90后占23.2%,80后占51.0%,70后占18.3%,60后占5.2%。

然而,大量研究证明,经常吃夜宵对健康有很多不利影响,吃夜宵成为习惯后普遍会导致各类生活习惯病:第一,易得结石;第二,营养无法消耗,易引发肥胖;第三,影响性功能;第四,诱发失眠。众所周知的是,夜市小吃中,售卖的大头往往是烧烤、油炸、甜食等重盐重糖重油重辣等所谓“四重食品”,引发上述疾患,“四重食品”可谓“主力”中的主力。

有人认为,先把经济带起来,得了病再治疗。实际上,日本等国因不健康饮食及其他生活习惯病导致的高额医保支出使医保制度难以为继,可谓殷鉴不远。因此,有必要引导市民科学进食夜宵,以期实现市民健康与夜间经济的双赢。

夜市售卖食品时,最好要标明必要信息,如单位重量、容量所含有的盐分、糖分、脂肪、胆固醇、热量及不适宜食用人群及其他特殊信息,尤其是现场制售的食品应在其摊位醒目处标明上述信息,标注数据须经食品卫生部门事前确认,同时还应标明上述物质每日摄入量的健康标准上限;在推广力度上向相对健康食品倾斜,即在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宣介夜宵美食时,对于五谷杂粮、果蔬类食品、低脂乳制品等健康食品可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而对于上述“四重”等较不健康甚至最不健康食品应在摊位数量、设摊位置、日均销售份数等方面予以适当限制,逐渐引导市民、游客改良饮食观念;合理规定夜市尤其是售卖夜宵的时间段,如近期重开的上海市静安区“安义夜巷”的营业结束时间为23点,较为合理;采用适当方式通过科普广播或平台推送、书面宣传等方式宣传科学进食夜宵的注意事项,尤其应对包括“三高”等慢性病人群进行健康夜宵饮食指引。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第二章第一节中,明确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市民实现和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并为此制定实施市民营养计划。应当说,“纲要”与提振夜市经济是不矛盾的。也只有科学、有序地实施市民营养计划,才能在2030年实现市民中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

07-03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