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期成果 来源/上海交大供图
讯(记者 易蓉)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在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传来消息,上海交大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形成人工智能完整布局,通过11个研究中心的建设布局,形成交大特色的人工智能跨学科创新体系。
据悉,上海交大推动数学基础研究中心、机器认知计算研究中心、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心、集成电路EDA技术研究中心、操作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云边端协同制造研究中心、智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布局建设,从前沿基础、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治理规则等方面,搭建跨学科、开放式、国际化的研究与合作平台。
“人工智能的源头就是‘交叉’,比如深度学习就是应用数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的交叉;‘交叉’也是AI应用于现实的方向。‘交叉’具有生态效应,交叉的领域最可能产生原始创新。目前在我们的多个研究中心建设中,已经能够看到可喜端倪。”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说道:“人工智能的深入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强劲的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理论和核心技术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牢记服务国家、服务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使命,充分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深厚的学术资源力量,开展系列基础问题研究,为人工智能后续发展提供可用、可靠的创新源泉。”
去年年底成立的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学基础研究中心,依托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构建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深度合作,开展了若干人工智能前沿科学问题研究。目前研究团队在偏微分方程等一些复杂数学问题中尝试运用AI技术,获得了很好的近似值求解结果。研究中心还围绕基于人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设计、机器学习算法在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中的应用、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多层和泛化理论)、高维非凸函数随机优化计算方法、量子计算中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打造交大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AI+法律也值得期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治理问题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们成立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以人工智能治理、法律人工智能、法律大数据应用、网络和数据安全、数据制度化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识资源引入法学领域,在社会治理模式和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方面进行探索。”杨小康介说,这些交叉领域已经迎来学习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加入修读法律课程,如果未来这些交叉背景的优秀人才能够完成实际AI场景中应用的治理规则和治理技术的制定和开发,也将是一项重大的创新成果。
据悉,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交大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进入新阶段,也意味“法治社会理工体系”的建设找到了重要的切入点。研究中心将会发挥1+1>2的能力,在科技革命的潮流中为法学领域的未来拓展新的可能,开发人工智能服务社会新的边界,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和法治社会贡献力量。研究中心将围绕法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和人工智能的法律决策系统以及数据法的重大问题群,就人工智能治理和数据治理的原则、伦理、政策、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开展深入的研究和交流,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推动法律制度创新,进而探索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法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