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培根”非彼培根。笔者跳出西餐说“培根”,意味着我要用另一种方法教育孙辈,期盼旅居海外的第三代,不忘中华之“根”。
老张的孙子在墨尔本,原本抱怨他快成了“香蕉人”。前年,突然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孙子暑假(南半球)来上海过春节,原因很简单:孙子做梦都想吃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孙子的判若两人的表现源于老张的去年的一桌菜。那时老张满心欣喜地探望孙子,结果由于语言、饮食、习惯上隔膜,尽管女儿在中间和稀泥,祖孙还是坐不到一起,老张返回上海前,烧了砂锅“全家福”、外婆红烧肉、面拖梭子蟹等拿手菜,作为对女儿一家热情款待的答谢。没想到,吃惯了西餐的孙子,一尝而不可收,满嘴流油,竖起拇指,频频“OK”。舌尖上的神奇化解了许多语言说教的短板,短平快得让小“香蕉人”归心如箭。
一些长期生活在国外的第三代,随着祖国日新月异,都想知道“根”在何处,根的状况。他们接触的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还有须臾不离的每日三餐。玩好了,吃好了,他们会对自己的“根”有所思索。
平心而论,大家把《舌尖上的中国》的电视片仅作为纯美食节目,是失之偏颇的。看来网上所说“要俘获人的心,先要俘获人的胃”有点道理。中华美食的视觉盛宴,不但让国人牢记初心,也让海外华人牢记乡愁。
古训“民以食为天”,孩子概莫能外。食大如天,应懂得活着,不能只求四肢发达,还应该成为体魄健壮、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少年。笔者把此法称为 “培根教育”。我也有外孙女在澳大利亚,在澳期间,尽管女儿叫我在悉尼休闲些,远离厨房,家里面包、汉堡、奶酪、果酱、色拉、红肠、熏肉、培根、果汁,你只要配伍一下,那就是一日三餐了。我告诉女儿老张“培根”的故事,并想深入进行下去时,她一脸灿烂,求之不得,并道出自己无奈的理由,授权让我改西餐为中餐。我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外公。另外,悉尼市场中餐的食材不少,我不但采购,而且凭着“三脚猫”水平掌起勺来,让两个小外孙女“OK”连连。她们舍不得我回上海,表示每年放假,就回上海“浓油赤酱”,剥剥小龙虾,吃吃麻辣烫。看来“培根教育”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接地气易操作的“育孙宝典”。
“培根教育”,对第三代尤其重要,但不能填鸭式地说教,要寓教于食中,去杭州吃东坡肉,这里就有苏东坡在杭州为官的一段佳话,还有汤圆的故事,粽子纪念屈原的传说,油炸桧(油条)的故事,安徽臭鳜鱼的趣闻,中国地大物博,物宝天华,有八大菜系,那美食中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祖辈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不少,儿女在这方面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要进补一点舌尖文化,躬亲烹饪一下家常菜,何愁不会“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