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第一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公告正式发布

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三方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昨天正式发布公告,就第一届评选的奖项设置、评选标准、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及时间等作出了详细阐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强调受益人为翻译者,评奖只在申报时在世的翻译者的作品中进行。

第一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即日起开放申报,评选范围和标准看这里→-LMLPHP

图说:“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开放申报 官方图

“上海一直是外国文学艺术翻译的重镇,现在设立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就是为了传承和丰富傅雷、草婴等译坛巨擘开创的光荣传统,促进上海文学、艺术翻译事业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教授魏育青曾在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宣布启动的当天这样表示。

首届奖项评奖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演出、播映的作品,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31日。奖项分为文学翻译奖(含文学、艺术理论)和表演艺术翻译奖(舞台表演、影视表演)两大类。第一届文学翻译奖仅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阿拉伯语;表演艺术翻译奖除以上七大语种外还接受中国周边国家其它主要语种的申报。其中,文学类翻译作品以成书形式参评,必须为公开出版物并进入正规市场。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表演艺术类翻译作品以首次正式公开演出、播映为准。不接受重译作品参评。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届评奖不接受个人申报,仅限机构推荐。

在评选标准方面,公告再次重申,作品须对促进各国人民思想交流、文化融合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并需要忠实准确地移译原作的各种信息和文化符码,符合翻译伦理和艺术标准,同时也鼓励适当的创造性;此外评选还希望申报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将特别关注其在译入语读者群和译入语社会中的影响。

作为地域性奖项,文学艺术翻译奖在评奖对申报作品的范围也有所规定,大致包括:其一、在上海出版、演出、播映的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被翻译为外文,并在国外出版、演出、播映的;其二、在国外出版、演出、播映的文学、表演艺术作品被翻译为中文,并在上海出版、演出、播映的;其三、上海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被翻译为外文,并在国外出版、演出、播映的;上海翻译工作者将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出版、演出、播映;上海翻译工作者将外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演出、播映。

作为中外文艺交流的“大码头”,上海从上世纪二三四十年代起就是翻译的重镇:鲁迅、茅盾、郑振铎、巴金等都曾大力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而在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李叔同、陈歌辛、郑正秋、徐悲鸿等人一边引进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一边开展原创,不少优秀的作品曾被翻译到了海外,传播广远,成为佳话。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的设立,给翻译工作者以及众多翻译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激励和表彰文学艺术翻译人才,推动和促进文学艺术翻译事业发展。同时,活跃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的交流互鉴平台。并进一步助推中外优秀文艺作品更多地在沪出版、展演、展映,着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创”。

05-07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