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有一扇远近闻名的“睦邻门”,已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面旗帜,入选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5月24日,因疫情封闭100余天的这扇门重新开放。在昨天举行的五角场街道区域化党建联盟街道分会扩大会议上,记者又获悉喜讯:7月2日,相邻不远的正文花园社区(二期)也破墙开门,既方便居民前往周边生活设施和绿地,还有利于盘活区域资源,实现社区与园区的联动,解决社区100多辆车无处停放难题。这扇被称为“利民门”的铁门是居民们集思广益后定下的名字,而“利民”也正是五角场人推开一扇扇“心门”,通过探索“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睦邻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更多睦邻生活共同体的初心。
图说:“利民门”让社区居民拥有一片后花园。五角场街道供图
“睦邻门”让不相往来的居民成为“中国好邻居”
睦邻门的“前世”是创智坊社区孩子在围墙上画出的一扇门。孩子们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扇涂鸦中的小门会成为现实,让高档商品房社区创智坊与老旧社区国定一居民区之间有了一条穿行通道。
睦邻门的开启是五角场街道、居民区党总支、社会组织、社区规划师、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群众等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的成果。自从这扇铁门开启后,原本不相往来的居民成了睦邻和谐的“中国好邻居”,开展各种自治共治活动,社区资源也得到了共享:
国定一居民区居民享受到创智坊社区里的创智农园开放式花园、社区睦邻中心等优质公共资源,前往10号线地铁站、大学路等也不用再绕行一、二公里路;作为“回报”,创智坊的居民们也得以从国定一居民区借道穿行,前往菜场、小学、医疗服务点和为老服务综合体等基础设施。
图说:安装智能门禁、监控装置的“利民门”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方便居民出行。五角场街道供图
睦邻党建推开更多心门让“利民门”真正利民
“睦邻门”成功开启,激发了五角场人做出更多的创新,来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昨天会议公布的五角场街道居民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工作清单中,具体列明了许多任务:成立居民区睦邻委员会,主导居民区睦邻家园建设;每年开展3-4个睦邻花园微更新建设项目;每年至少开展1个睦邻自治项目;弘扬睦邻文化,举办睦邻节,开展商议睦邻公约等;完善社区约请机制,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并约请街道职能科室及所办队中心执法部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五位一体”会议,完善项目协调机制,共同推动解决社区急难愁问题。
就在一周前,“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工作机制和“五位一体”会议有了最新成果——第二扇破墙开门在正文花园(二期)实现。
昨天,正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韩军给记者手绘了一幅地形图。他介绍说,“手枪形”的正文花园(二期)地形狭长,原本只有南侧的一扇正门。居民要前往社区北面围墙外三门路上的超市、菜场、公交站、银行等生活配套设施,需从正门出去,从政立路、吉浦路绕行,至少要步行20分钟。如果在靠近北侧三门路的围墙上开门,从小区里直穿出去,则只要五六分钟,而且,围墙外就是一片绿地,开门后,这片绿地形同社区后花园。
图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手绘的地图形象说明了打开“利民门”给居民带来的生活便利。孙云 摄
2018年这片绿地兴建时,居委就有破墙开门念头,但遭到一些居民反对,怕带来安全隐患。去年,“睦邻门”的榜样作用改变了居民们的成见,不少人主动提议破墙开门。居民区党总支了解民意后张贴通知,邀请居民来“与书记面对面”,一个下午竟来了30余人,强烈要求开门。于是,党总支建立协调小组,邀请业主代表、党员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等一起加入,又建了一个“开设北门微信群”集思广益。
针对居民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大联动”机制,约请街道相关职能科室等召开“五位一体”会议,加装智能化安防设施。在“三驾马车”共同努力下,破墙计划得到逾85%居民投票同意,得以正式实施。
借着开门后路程大大缩短的东风,居民区党总支最近还在与小区北侧的复旦软件园协商,计划分流小区车辆错时停放,缓解小区绿化带、生命通道被私家车大量占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小区品质和居民获得感,让“利民门”真正把利民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