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户居民签约,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石泉一村33-40号非成套改造剩余60户居民外搬过渡签约全部完成,老房子“换新颜”近在眼前了。“只有用真心,才能真正换得居民的称心如意。”石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郑琴说。

老房子非成套改造加快落地,这里的居民们纷纷“爽气”签约-LMLPHP

图说:居委干部等专班工作人员一起探望大病手术刚出院的承租户并成功签约。石泉路街道供图

推动外搬过渡签约

石泉一村33-40号属于石泉路街道非成套改造点位,共4幢房屋、160户居民。2019年6月,街道完成4幢居民《旧住房成套改造协议书》的签约,签约率达100%,其中外搬过渡100户。在施工过程中,陆续有居住在内的居民反映,存在噪声和扬尘扰民的情况,考虑到这一问题,在征得区成套办的同意后,街道于今年4月10日,正式启动剩余60户外搬过渡协议签约。

街道成套办做足准备,靠前指挥,做好各部门沟通衔接和签约场地选址。居委会、第三方中山物业分工明确,分别做好居民宣传动员和现场签约、政策讲解。同时,街道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居民区书记和民警、城管力量,共同组成专项工作组,多管齐下,推动外搬过渡签约。

“贴心又专业”的工作让居民们安心不已,第一天就有15户居民签约、第一周就完成了40户居民签约。

老房子非成套改造加快落地,这里的居民们纷纷“爽气”签约-LMLPHP

图说:专班工作人员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做工作,帮助老人解开心结。

养鸽户打消了顾虑

“虽然有点舍不得自己刚刚装修的房子,但是能够支持街道的工作,即使全部拆掉也是值得的!”过渡户之一的吴师傅是街道书画协会成员,在小区居民中颇有“名气”。

在这次非成套改造中,他一开始考虑到自家房子刚装修完不久,改造后必然需要重新装修,“又要花钱”,所以迟迟没有松口签下协议书。街道领导、专项工作组先后上门与吴师傅促膝长谈、讲解政策,动员他支持成套改造工作,最终取得了吴师傅的支持。签约后,吴师傅还积极配合居委会干部做其他居民的思想工作,邻居们看他们家如此特殊的情况都签了协议,大家也变得“爽气”了不少。

两户养鸽“钉子户”也是本次工作的难点。两户人家各类证照齐全、鸽子品种优良,因为搬迁成本和鸽子的健康问题,一直拒绝签约。专项工作组从市、区信鸽协会了解2户的信息,从鸽棚搬迁和寄养等专业角度,有的放矢开展约谈,放弃周末和晚间休息时间,与养鸽户开展多次沟通和协调。10多个小时的“推心置腹”下来,终于打消了养鸽户心中的顾虑并完成签约。

老房子非成套改造加快落地,这里的居民们纷纷“爽气”签约-LMLPHP

图说:专班组实地走访未签约家庭,积极寻求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办法。

满足居民“心愿单”

如此多居民短期内全部搬迁,房源在哪里?居民中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生大病、行动不便的居民,房东若是不愿租房给他们,他们往哪里搬?只要一户无法如期搬家,前面再艰苦的工作就都白做。摆在郑书记面前的,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谁在居民中扎根最深,谁最能理解与体会居民的实际困难,谁就能真正站在居民角度考虑问题,打开居民心结。居民不信任你,自然不会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郑书记说:只有找到“关键人”才能解决“关键事”!这位“关键人物”就是老居民区主任、现石一第二党支部书记张建萍。深耕居民区多年的她,一直深受居民们信赖的“好朋友”。

如在两户高龄住户家中,有一对老夫妇,因老先生瘫痪在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过渡居所,态度模棱两可、迟迟不肯签约。张建萍立即上门与老人谈心,了解其真实想法,并反馈至专项工作组。随后,专项工作组一面上门关心老人,一面联系养老院,协调预留一套标间供其中一对老夫妇居住,方便他们暂时安顿、接受照护。不想因为老先生体弱、餐食要求特殊,敬老院的统一餐食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协调措施被老人拒绝。这条路走不通,工作组索性直接联系房屋中介,帮助老夫妻寻找房源。找到合适的房源后,大家还热心与房东讨价还价,帮老人找钟点工收拾房子打包装箱,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老夫妇有了妥善的过渡之处!他们感动的表示:“街道领导、居委会干部为我们过渡户考虑得很周全,帮我们解决了那么多实际困难。因此,我很信任他们,更应该支持非成套改造工作!”

“我们明年就能回来,大家身体保重好,我们还是邻居!”搬家打包热火朝天,过渡户们也不忘与老邻居们话别。大家笑意盈盈,“新房子、新生活,我们真的很期待!”

通讯员 赵健 韩鸿伟 记者 江跃中

05-07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