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我要飞,去月球》演出照 官方图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爸爸妈妈特别的忙?”“对呀!因为他们之前都去了武汉。”今日上午,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以下简称“大鲸鱼”)以自制剧《我要飞,去月球》迎来了疫情后的首场演出。
作为公益专场,现场观众席里不少都是援鄂医务人员和他们的家属。爸爸妈妈们奋战在抗疫一线,离不开小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很多学龄前孩子的眼中,爸爸妈妈去支援的武汉就跟月球那么遥远,“因为既没有飞机、火车可以到,爸爸妈妈也不是随时能回来”。
现场,孩子天真的回答让不少医护人员感慨:“奔赴抗疫一线,救死扶伤,是从医最初就许下的承诺。当要实践诺言的时候,会对家人,父母和孩子感到抱歉。但想到我们去救的,也是别人的父母或孩子,就只能尽量做家里工作,想说等回来再找机会补偿。很谢谢上海儿童艺术中心给了这样的机会,能够带着孩子度过一个温馨的周末。”
《我要飞,去月球》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有趣又温馨:小女孩塔拉在爷爷农场度过了一个夏天。爷爷讲述许多有关浩瀚星空的美妙故事,在塔拉的心里种下了成为宇航员的心愿。有一天,爷爷突然消失(去世)了,塔拉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训练一群鹅,让它们带着自己飞向月球去寻找爷爷,奇幻的旅程由此开启……
图说:儿童艺术剧场为观众准备纪念品 官方图
作品以孩子的视角,运用投影动画将观众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舞台布景并不炫酷,只有一块可以活动的背景板和一个投影仪,台上也只有一位演员,但呈现出的效果却十分惊艳,演员和多媒体地融合,拓宽了舞台的边界,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和与亲人分离的感人故事。据悉,从下周起,该剧将陆续推出针对公众的公演场。随着剧场的重新开放,孩子们也将在暑假里重启多姿多彩的艺术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重新和孩子们见面的“大鲸鱼”也趁着“停摆”期间,做了许多贴心的“改良”。今日,记者看到一楼的厕所被重新改造,原本略微局促的空间变得宽敞了,洗手液、擦手纸都按照高档商场标准,放置在明亮的镜子下,取用方便。而在走廊里,手绘宣传画提醒孩子们要“勤洗手”“戴口罩”。
剧场门口的隔离栏和地面上,贴有醒目的间隔距离提示贴,迎宾台上还放置着不同尺码的备用口罩。“安全复演是最重要的。”据了解,为保障复演后观众及演职人员的健康安全,除根据文旅部发布的《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落实防疫工作之外,剧场全体工作人员还在近日做了核酸检测,确认全员健康到岗。
由于每场演出均按照座位数30%进行售票,当天的小剧场观众不足百人,且根据安全距离标识隔排隔座观演。“我们原本担心家长们不愿意带孩子来公共场合,但今天到场的观众们热情都很高,也不断有观众来询问之后的演出。大家的信任是我们的动力,更加要把演出和安全工作做好。”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梁晓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