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马亚宁)中国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翻译、智能自主系统等全球最广泛的领域,未来更要“勇探无人区”。昨天下午,4位中外院士、23位AI学术界和产业界资深学者,与青年科学家“云端”连线,共话全球人工智能的人才传承、产研趋势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认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机遇就在于,着眼我们国家迫切需要的实用领域,人工智能要从应用推向模型,由模型推向理论,这就是“无人区”,是真正大有可为的地方。
论坛前夕,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美团点评、字节跳动、Momenta、氪信科技等领军AI企业联合完成的论文《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简称“AI in China”)已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机器智能》刊发,是集结中国最强AI力量的重磅发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在论坛现场分享了AI in China全景论文背后的故事。“这篇论文的创作过程非常艰辛,但我们都怀着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一次全景式地把中国的方方面面的AI应用写出来,是希望告诉世界:中国今天的AI应用到底怎么样,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朱明杰说。
AI下一站的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指出,现在人工智能在图像、视频、语音等感知层面比较得心应手,在认知层面的水平相对弱一点。下一个主战场可能是在认知层面,语言层面的沟通交流、互动应该有比较大的突破。谈到从“国产替代”到“国际领先”,年轻一代该如何保持独立判断呢?美国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从空间的角度予以阐释:“以前有的东西是已知空间,而当你超越别人后,你看到是零空间,零空间意味着无穷大。”
论坛还发布了“上海倡议:AI可持续发展2030十大议题”,包括招募更多智库、企业加入,共同推动全球AI案例库、政策库,加速推动AI伦理共识、AI全民普惠、AI产业融合等。“我们坚信,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普惠的基础设施,真正给每个人带来正向的平衡、公平、开放、绿色的价值。”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坚定地看好AI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