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首席记者 姚丽萍)今后,基层社工有了贴心的“法律小助手”。今天下午,黄浦区在全市率先发布“居民委员会法律实务指引”,就居委会基础职能、印章使用、监护人、指导业主委员会、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等五个方面的50个具体法律问题提供指引解答,简称“50问”。

南东供图

今天“50问”首发仪式在南京东路街道举行,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金缨律师、王德杰律师分别就“50问”进行了专题培训。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国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基层工作者们经常发现基层工作的“法”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缺少针对性、操作性。“50问”附录了常用司法机构、诉讼程序、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为方便携带,被特制成“口袋书”,成为社区工作者最贴心的“法律小助手”。

来自黄浦区司法局的信息显示,近年来黄浦区在基层法治建设道路上积极探索。2018年,半淞园路街道“业委会法治评估体系的探索和研究”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成为全国乡镇街道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街道;同年,五里桥街道“三会”制度荣获2018年度民政部评选的全国100个优秀工作法,并入选“上海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黄浦区的紫荆居民区和耀江居民区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今后,将依据社区治理中的情况反馈和成效评估,对“50问”内容适时调整,不断助力黄浦区基层法治建设迈向新水平。

04-30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