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用上5G技术“智慧城管”不断升级-LMLPHP

图说:探索“5G+城管”应用场景 记者 金旻矣 摄

讯(记者 金旻矣)5G、遥感、AI、GIS、大数据……这些新名词,正与传统的“扫街”执法融合。今年是城管执法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记者从上海市城管行政执法局获悉,目前城管系统正探索使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大脑”,并在违法行为智能化发现、非现场执法等方面探索打造更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请中队赶赴拆违点位,将现场情况传回到指挥中心。”今天下午,静安区城管执法局临汾路中队队员收到区勤务指挥中心的指令,来到阳曲路拆违现场复查,整个过程都被执法记录仪实时传回到“数智化管理”平台。现场是否拆除干净、有否跨前一步清理环境,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此外,这套系统已应用在多个执法事项中,比如在处置破坏承重结构、商户单位垃圾分类不规范等情况时,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看到队员处置流程是否规范,商户是否配合。

信息化手段还应用在对沿街商铺的精细化管控中。比如,在对商户的防疫全覆盖检查中,静安区城管部门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库,APP上已登记开业商户5721家,督促落实整改商户1451家次。共登记从业人员22755名,检查中发现未佩戴口罩5798人,占比25.5%。已开业商户业态分布情况如下:大型商场34个、办公场所405个、宾馆酒店144家、大型超市110家、餐饮店1094个、水果店167家、便利店536家、其他商户3231个。

城管执法用上5G技术“智慧城管”不断升级-LMLPHP

图说:拆违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

基于“智慧大脑”,上海各区城管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有的还用上了最新的5G技术。在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正探索“5G+城管执法”的模式,运用5G技术、遥感技术、AI(人工智能)、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探索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以智能化为特点的城市管理新技术应用。在这里,“智慧城管”已升级到了四期,加快建成了集成视频监控、执法巡查、监督检查、勤务管理等一体的数据库建设。“5G+城管”还应用在了工地24小时视频监控、远程视频笔录、二维码罚款支付和远程办案指导等“非现场执法”的场景中。

上海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彭燕玲表示,今年是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局城管执法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目前,市住建委正牵头起草全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而新的城管执法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下一步,城管部门将与时俱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执法对象数据库建设、违法行为智能化发现、管理执法数据共享、非现场执法等方面出妙招,提升城管执法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05-07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