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的准备只为今天,科学精神鼓舞了何建明的文学创作-LMLPHP

图说:王以光教授夫妇 资料图

文学与科学的发展总是结伴而行、相互促进。为了挖掘弘扬可利霉素发明者王以光教授的科学精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专门创作了《六十年的准备只为了今天》《那束光芒拯救黑暗中的生命》等文学作品,向全社会宣传学习“王以光式”的科学精神,以此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乃至全国科技科创事业的发展。昨天下午,可利霉素发明者王以光事迹报告文学座谈会在松江举行。

“不能一直仿制国外。要把抗生素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王以光教授在视频发言中说道。2019年6月,王以光团队和同联制药公司花费了近30年时间研制的可利霉素应运而生。可利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发明的基因工程药物,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药,被写进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六十年的准备只为今天,科学精神鼓舞了何建明的文学创作-LMLPHP

图说:王以光教授 资料图

“科学精神一直在激励和鼓舞文学家们的思维与创作,是文学得于闪耀光芒的重要支持因素和‘储电池’。有了这样的‘储电池’,文学会照射他人心灵的光芒更透亮。”何建明说。他从事创作40余年,科学精神也一直对他的文学产生巨大推力。当年因为一部《哥德巴赫猜想》,让他喜欢上了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自己也从写小说和诗歌,转向了真人真事的包括对科学家和科学事业的书写,一直至今天。作为一名写了几十年的作家,何建明的创作以长篇作品为主,以王以光教授为主题的写作和研讨,是第一次研讨他的两个短篇作品。

在研发可利霉素的过程中,已经花甲之年的王以光和一名刚进入实验室的技术员每天到长途公交车站乘车前往房山县窦店药厂。一次,王以光不慎在车间的斜坡上滑了一跤,第二天脚肿了也没顾上休息,数日后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脚趾处有骨折伤痕。至今遇到阴天时而还会疼痛。窦店药厂的铁制发酵罐长期没有使用了,开始连续几罐竟一直染菌,严重影响任务的完成。但是既然企业已经有投入,必须迎着困难上,为了解决染菌问题,王以光亲自带领10名研究生,让他们一个一个钻进发酵罐内,手工清理罐内的各个“死角”。染菌问题解决后,与团队化学提取科研人员一起,苦战数月终于制备了五公斤样品,为完成临床前研究提供了保证。

六十年的准备只为今天,科学精神鼓舞了何建明的文学创作-LMLPHP

图说:何建明 资料图

何建明认为,以这次抗疫经验而言,科学与科学家的精神是此次战疫胜利的关键和特别重要的因素,没有科学的决策、科学设备的投入、一大批医务科学工作者在一线的战斗包括在后面默默研究创造发明药物的科学家的努力,我们是不可能创造现在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好的局面。科学和科学家的精神在此次中国抗疫中的表现,再次证明了科学与科学家的精神是多么重要。它是人民城市能够获得人民满意度的坚实保证和力量支持,是一个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王以光教授并不像钟南山、张文宏等处在医疗一线的临床专家,她是战斗在默默无闻的后勤战线的医药科学家,她的可贵之处是她一生在生物领域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而且她研究发明的可利霉素又恰好在此次新冠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六十年的准备只为今天’的精神,我想特别可贵,特别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以自身经验提出,搞基础研究是非常寂寞的,仿造和创新相比,仿造显然要来得更容易“成功”的捷径,但是我们要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才不会被国外“掐脖子”。关于王以光教授的宣传却非常少,何建明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家的可贵之处。

07-14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