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北京市宣布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并相应调整相关防控策略,外地来京住酒店不再需要核算检测证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人希望在五一假期能“放松”一下,疏解近几个月以来的紧张心情,不少人自然对到北京旅游充满憧憬。北京有哪些景区恢复了开放?到北京旅游要注意哪些问题?

20处核心景区恢复开放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截至4月29日,北京共有95家等级景区开放,其中包括据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长城等主要旅游景区。

图说:北京市95家开放等级景区目录

就在前几天,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通知,为进一步增加游览空间,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有序恢复公园休闲游憩和文化传播功能,做好“五一”假日游园接待服务,自4月29日起,一些核心景区恢复开放,包括颐和园的排云殿佛香阁、谐趣园、玉澜堂、宜芸馆;天坛公园的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北海公园的永安寺景区、万佛楼遗址景区、阐福寺景区、快雪堂景区、天王殿景区、阅古楼景区;香山公园的碧云寺、香山寺、致远斋;景山公园的寿皇殿景区;北京植物园的卧佛寺、盆景园和玉渊潭的东湖湿地园等20处(室内展室展厅暂不开放)园林景区和重点文物古建院落。首批恢复开放的都是院落较大、相对开敞的园林景区和重点文物古建院落,景区院落中的室内展室展厅仍将保持关停状态。

参观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景区的购票游客,需在景点门口现场扫码,分时段实名购票,并持本人身份证、护照等原件进入,每张身份证每日限购一张景点票;天坛公园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景点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购票,所有游客(含政策性免票游客)均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天坛”进行分时段实名预约,可预约购买7天内的票券,每张身份证每日限购一张联票或景点票,现场不再售票;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室外游览区域已开放,游客可通过“北京动物园购票平台”公众号提前预约购票,选择“联票”选项,便可在大熊猫馆门区刷购票身份证入场,全程实现无接触。

园林景区防控措施并未放松

今年“五一”假期是十年来第一个“五一”5天长假,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下的一个长假。这个“五一”假期旅游,注定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和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出行。

今天下午,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调整响应级别并不意味着防控标准降低。境外输入和本地反弹风险都不可低估,防控任务依然严峻。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发布了健康防护指引,目前仍建议不去境外出差旅游,不建议去国内近14天内有病例的中高风险地区出差旅游。“五一”出游尽量到郊区户外空旷、人员稀少的地方踏青、散步、锻炼,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在景区要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间狭小、环境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不建议多人聚餐。

外地来京住酒店不再需要核算检测证明,可以凭借健康宝办理手续,但是“五一”假期,北京旅游景区将严格执行实名制预约制度,游客戴口罩、体温正常可入园。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95家等级旅游景区的开放情况是动态的,假期出游前,一定要查询各景区具体情况进行确认,并做好出行防护。

据悉,“五一”假期,北京旅游景区将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一是预约管理。旅游景区将严格执行实名制预约制度,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手机客户端、景区官网、电话预约等多种渠道,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出游,防止游客扎堆。二是限量管理。旅游景区要对游客接待量进行总量控制、限量管理,防止游客聚集。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慎重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三是分区管理。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四是现场管理。实行入园必检,普及应用“北京健康宝、京心相助”等核验手段,游客必须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园,将设置1米安全间距,对公共区域和设施设备增加清洁与消毒频次。

04-30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