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来,上海共出现14天暴雨,缘何雨停后2小时,上海就看不到明显积水了?在上海找政府有关部门办事,缘何95%“最多跑一次”?

这些关于“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热门问题,在昨天于上海开展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得到了解答。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两张网”织就申城品质生活-LMLPHP

图说: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集运行监控中心、监督指挥中心、联勤联动中心、数据集成应用中心于一体。记者 孙中钦 摄

三级平台五级应用

应用为要管用为王

昨天,申城再次拉响了防汛防台IV响应机制,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由市水务局和市气象局合力建设的“防汛防台系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昨天,在上海开展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首站来到了徐汇城市运行中心,智慧水务平台展现了如何通过打通所有街镇监控探头,并联合市水务局,探索AI智能识别算法,实现积水问题的自动识别上报,快速实现积水问题反馈与处置。

据徐汇城市运行中心主任宋开成介绍,徐汇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境内地面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走势,台风或暴雨期间,区内部分区域,特别是风貌区老旧小区易产生积水、内涝等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监测体系,我们争取在最早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积水和城市内涝出行问题。除了汛前预警、汛中处置之外,当下水道积水严重时,管道积水冒溢容易导致井盖移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智慧水务平台通过在井盖下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可以感知井盖的位移、缺失。”

“今年汛期以来,上海共出现14天暴雨,其中7天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489.7毫米,较常年同期(260.7毫米)多87.8%。通过‘防汛防台系统’的有力支撑,第一时间发现处置,上海没有明显积水(雨停后2小时无积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表示,今年以来,上海着重构建“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运行体系,并以城运中心为运作实体,全面开展观管防一体化建设。围绕实战管用,“一网统管”的各类应用场景正成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

据介绍,截至6月底,上海已建成并部署上线市本级日常管理指挥实战平台,建成覆盖全市16个区和216个街镇的三级城运体系,同时推动上线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防汛防台、大客流监管等50余个实战管用的应用场景,各区和街镇围绕各自需要已建设各类轻应用、小程序300余个。

在徐惠丽看来,各类应用让城运体系有了“放大镜”“望远镜”和“内窥镜”:“放大镜”,即看清群众需求,通过12345热线等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社会各界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望远镜”,即预测潜在风险。比如市公安局牵头的经济运行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捕捉可能引发重大经济风险的因子,提升经济领域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内窥镜”,即强化了自我监督。学习和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也是对干部初心和能力考验,是否第一时间响应群众需求,帮助解决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和效能都可以一目了然。

小杰小朋友父母重残,因人户分离,居委社工在日常走访中没能识别出孩子可以享受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保障政策。民生大数据智能分析发现后,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政策,目前,孩子已纳入了相应的保障性政策范围。据徐汇区民政局副局长张蓉介绍,通过“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开发应用,徐汇区已发现了7户像小杰家庭这样“沉默的少数”,并全部跟踪走访纳入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更大范围“通”

更深层次“用”

不久前,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24小时自助大厅又迎来了一个新面孔——“一网通办”超级自助终端机,称它为“超级”是因为在原有694项可办理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了40多项自助办理事项,均可在此次升级的“超级终端”上完成现场办理。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两张网”织就申城品质生活-LMLPHP

图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超级终端”实现700余事项一机办理。首席记者 刘歆 摄

2020年是上海推行“一网通办”改革以来的第三个年头,可以说已经走入了通办改革的“深水区”,接下去如何改、怎么做成了探索的焦点,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把目光放在了如何提升自助服务终端集成服务和末端服务能力上,而此次在徐汇率先落地的“超级自助终端”是上海探索无人干预自助办理的“试验田”。

从自助终端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除了可以办理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这个属于医保局的事项外,还可以提供居住证卡面信息更新、就医记录册的申领、更补、证照打印、档案查询等高频事项当场办结服务,另外还支持生育保险申请一件事、灵活就业两项补贴一件事、异地就医一件事等事项办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针对老年人特别更新了“沪语引导”功能,在功能更新的同时也没落下人文关怀。

“一网通办”“超级自助终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办好”转变,实现“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使个人办事更加方便、快速。据悉,“超级自助终端”目前可办理事项包含电子证照查询打印222类、15项自助查档,而个人社区服务事项未来还将持续更新。

“目前,‘一网通办’个人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法人用户超过208万,平台现已接入2341项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超6000万件,其中84%具备全程网办能力,95%具备‘最多跑一次’能力。”上海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表示,“像‘随申码’上线至今,已累计访问超9亿次,累计用码人数超2500万,将成为市民(企业)生活、工作、经营的随身服务码,在政务、医保、体育、教育、交通、文化、信用等领域不断延伸应用场景,实现‘码’上通办。”

据悉,上海市级层面将选择14件群众获得感强、办事频率高但业务流程再造难度较大的 “一件事”,如医疗付费、企业纳税缴费、企业职工退休等,由市政府领导牵头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带动全市上下共同参与。

据朱俊伟介绍,“一网通办”今年提出“两个免于提交”和“两转变”目标,即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一网通办”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并重”转变,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高效办成一件事

高效处置一件事

如今的上海,正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载体,做精城市全周期管理,做优民生品质供给,推动城市治理向人机协同型、数据驱动型、跨界融合型转变,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跃升。

徐惠丽表示,下一步,“一网统管”将继续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价值取向,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合力打造智能化应用体系,以全市城运系统为依托,推动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等领域的各类智能化应用,从整体上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0年是改革的“攻坚提升年”。在朱俊伟看来,“一网通办”改革要往深里走,需要国家在更高层面“放管服”改革的支撑,围绕国家“综合授权”试点,在业务规则、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支持,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保障和更便利用户使用的统一平台。朱俊伟表示,在“放”上,探索行业准入方式创新,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在“管”上,创新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筑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在“服”上,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级,推进数据更大范围的“通”、更深层次的“用”。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上海正推动管理服务模式的系统性重塑、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真正做到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加快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首席记者 方翔

07-16 16:41